为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向农民广泛宣传“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对象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获奖单位与个人在农村的示范带头作用,中央电视台采访制作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新闻系列节目,将于2010年2月16日至19日(即农历正月初三至初六)在CCTV-1和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连续四天播出。
2006年,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实施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几年来上千个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评选表彰。正是靠着这些扎根于广大农村的科技协会和科普工作者们,科学技术才得以打破“最后一公里”,真正走进了千村万户、运用到了田间地头、服务了亿万农民。
此次播出的节目分别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2007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草莓协会(2006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大三家乡棚果协会(2008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杨良金(2006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成立于2004年。科普工作队自成立以来,克服了人员少、条件差等不利因素,积极充当科协科普工作主力军,以科普大篷车为载体,以科技下乡为主线,立足于服务少数民族农牧民,动员各种社会科普力量,整合各种有效科普资源,严格按着自治区科协和市科协的整体工作部署,开展一轮又一轮的科普活动,收到了卓有实效的科普工作成绩,开创了通辽市农村牧区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在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的草莓发展史上,有这样一组数字令人振奋:2000年,该镇草莓种植面积仅有1000余亩,而且主要以露天草莓为主,全靠人种天收,亩均效益仅有5000元。可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如今全镇草莓种植面积已达到1.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6%,而且拥有温室9000多栋,年产草莓600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黄川人民对此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草莓技术协会的成立,更新了村民传统的种植观念、提高了村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本领、引进推广适宜本地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拓宽了村民草莓的销售渠道,使黄川镇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草莓第一镇。
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大三家乡棚果协会由乡里棚果生产技术骨干自愿发起,乡科协牵头组织,乡政府大力支持,于2000年12月成立。几年来,棚果协会坚持以全面服务、打好品牌、促进农民增收为宗旨,以科技培训、销售服务为切入点,不断完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立足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加大政府引导支持力度,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方式、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棚果协会职能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全国劳动模范、高级农艺师杨良金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2006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他热衷于农业科普事业,始终把科普工作看作是人生中大于一切、重于一切、急于一切的头等大事;始终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农民,带领大家共同走科技致富之路。他几十年如一日,紧密结合“三农”工作实际,长期在省内外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由于先进事迹突出,曾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的接见和勉励,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县级各种奖励多达上百次。可以说是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人物典范。(本网整理)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