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通过气象科技各种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应用,使气象保障成为‘科技世博’的一个亮点。”全国政协科协委员、上海市气象局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一鸣3月8日对新华社记者说。
上海世博会举办期的5到10月正值上海主汛期,是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雷电、高温等高影响天气的频发期,世博会不可避免要受到多种气象条件的制约。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科技要护航,优质气象服务是其中的重要一方面。”徐一鸣认为,目前上海世博气象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服务时间长、预报难度大;服务要求高,庆典活动多,要求定点、定时的精细化气象服务;服务内容广,预计将有7000万人次的境内外参观者,需提供空气质量、人体舒适度、紫外线强度、热浪预警、航空气象等生活气象、环境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等人性化的气象产品;气象灾害“放大”效应明显、连带性冲击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产生其他次生衍生灾害。
对此,徐一鸣建议推进科技世博气象服务工作。
首先,针对世博会气象保障服务需求,加快科研成果的业务化应用,包括世博园区小尺度环境气象观测与综合服务技术的应用;总闪电资料在天气监测和预报中的应用;大气成分监测、预报和高污染应急技术研究、上海城市和沿海大雾遥感监测预警系统研究、台风风雨临近预报关键技术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热浪时空变化特征及预警方法研究、长三角城市雷电落区预警技术及服务产品研究等成果的应用和服务。
“多部门联动、发挥多灾种早期预警作用也十分重要。”徐一鸣说,世博会高影响天气(按影响分为三个层次:台风、强对流;大雾、高温、高污染天气;转折性天气),以及气象灾害引发的各种相关联城市灾害,要求多部门联动,保证城市交通、电力供应、海上运输、污染控制、安全生产等安全运行。
还需要建立区域一体化气象预报服务平台,以强化区域联动、互动机制。徐一鸣说,世博会辐射长三角,需要强化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气象业务服务平台和灾害性天气的联防工作。
世博园区70%以上展馆为临时建筑,易受雷击、大风、雨涝影响,还需全面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为了安全世博成功运营,徐一鸣还建议为世博园区直升机、系留气球的园区实时监控服务,加强对直升机低空飞行、系留气球作业等的边界层气象条件服务。
此外,徐一鸣说,高污染天气预警气象服务也很重要。面向公众的气象科普活动,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则应该持之以恒。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