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要闻聚焦

科技论坛首入世博园 剑指海洋经济

来源: 河南省科协 时间: 2010-07-21

  “全球城市离不开船舶这座水上城市。船舶科技的飞速进步,促使船舶大型化、高效化和多样化,在交通运输、能源开采、文化交流、环境科考等方面对人类生活和城市发展带来的日益重要、持续和深入的影响。”日前,以“船舶,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由中国船舶馆、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船舶馆科技论坛举行。这是上海市科协和所属184个学会在世博会园区内首次举办的世博科技论坛,也是上海市科协动员、组织广大上海科技工作者投身世博、参与世博的重要活动之一。

  船舶工业,繁荣城市生活举足轻重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者在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的文化宝库中,唯独把国宝《清明上河图》推向了世界:河道上船只来来往往,马路上行人车马熙熙攘攘,好一派国富民强,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景象。为什么是清明上河图,而不是清明上路图,或其它?

  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告诉我们,在当时画家的心目中,河道就是城市的核心,有河必有船,有船必有人,有船必有货,于是乎人流、物流、财流,带来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历来的大城市都临近海边,都有河道(运河)流经城市,除了水资源利用外,更重要的是便于运输、交流。因此,从古到今,“船舶”就在城市发展和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朝初期,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表现了中国古代人的智慧。然而,欧洲等列强抓住了17世纪工业革命的先机,推进船舶业发展,并不断对外扩张与掠夺,“船舶”成了这些列强侵占别国领土,争霸世界的工具。

  以史为鉴,中国人必须做强自己的船舶工业,让更多更好的国产新型船舶,繁荣城市引领人类新生活。张圣坤表示,城市的发展,孕育了上海造船业的壮大;上海船舶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上海城市的发展,打造了上海城市的形象,催生了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随着洋山深水港的建成,上海的港口吞吐量成几何级增加,航运中心已成雏形。与此同时,北外滩正在打造国际邮轮中心,届时将不断地停靠来自世界各国旅客的豪华邮轮。

  海洋经济,上海后世博发展的重要命题

  世博会160年的历史表明,海港城市的作用越来越大,世博会的海洋成分也在逐渐增加。数据显示,世博会160年历史上前50年只有1/4在海港城市举办,而在21世纪的10年里,2/3的世博会落户海港城市。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指出,当今世界的一大特色是海底的争夺。以前无人过问的深海海底、无人居住的海岛,现在都成了国际争夺的热点,原因在于深海资源的发现。人类对于海洋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近百年,而对深海的认识只有几十年。现在知道,将来世界石油产量的40%将来自深海,海底下的“可燃冰”有可能成为矿物能源的新主角。深海底部正在形成着金属矿床,生活着不靠光合作用的“黑暗食物链”;长期栖居在海底下面、由微生物组成的“深部生物圈”,可能占地球上生物量的30%。而这种种海洋新资源的勘探开发,全得依靠高新技术。因此,具有科技实力的海港城市,将是开发海洋的基地、进军深海的前线。

  汪品先认为,上海从海上来,世博会后的上海更应到海上去。新世纪的海洋开发,不再局限于近岸浅海。深海大洋的竞争与开发,上海应当挺身而出,做走向深海大洋的排头兵。作为我国航运中心的上海,是一个靠海洋而发达、因海洋而重要的城市。上海不仅要肩负起“长江龙头”的职责,而且应发挥其“海洋窗口”的作用,利用科技和经济的优势,建设成西太平洋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和海洋文化中心。“上海应当说:20年后,如果有一个世界级的海洋中心在西太平洋兴起,那就是我!”

  两大背景,影响未来十年船舶工业走向

  当前,我国船舶工业在由大做强的发展中,面临着世界金融危机、低碳经济“两大背景”的严峻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缪国平在演讲中指出,目前,尽管本轮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开始讨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和走向,然而,今年2月,希腊债务危机在欧洲再次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金融风暴,是否会继续蔓延从而演变成一场新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人不敢掉以轻心。虽然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目前已处于企稳回升阶段,但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影响是否已经见底尚难预料。

  缪国平指出,低碳经济的提出是出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和谐发展需要,试图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追求绿色GDP,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从船型发展角度而言,通俗地讲,就是要建设绿色船舶工业。绿色造船模式实际上涵盖了造船产业的整个流程,包括船型开发、设计、制造、营运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涉及资源、能源、环境和质量等各个方面。在面临着世界金融危机、低碳经济的“两大背景”下,缪国平建议,必须谨慎地考察我国船舶工业至少在未来十年发展中的应对策略、走向和船型发展趋势。(姜晓凌 编辑:贺健)

上海市科协供稿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