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漂新型纺织助剂——卜公茶皂素
由上海金堂轻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研制。
卜公茶皂素为无尘粉体,无味、不燃,可与水以任何比例快速稀释,不含有NaOH(烧碱)、AP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任何有害的化学元素,使用时不必再添加烧碱、双氧水和其他化学助剂,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的情况下,以直接加入的简单方式,即可满足印染前处理的各项技术要求,并且可以处理棉、麻、涤棉、混纺等几乎所有纱线、针织、机织、毛巾等坯布面料。不但简化了工艺流程,避免了设备腐蚀、避免物料损伤,提高了产品质量,废水环保化排放,保证人身安全,还可直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节省工时,实现了生态环保化安全生产作业。
基本原理是卜公茶皂素采用用粒径10nm~45nm的纳米氧化钛TiO2为载体,对天然植物类表面活性剂茶皂素进行改性,产生了高度的催化效率,使反应速度增高到102倍之多,可快速水解织物上的油脂、蜡脂及杂质,去除棉籽和木质素,还原出棉纤维的本白,使织物的煮练、漂白、染色在同一设备、同一处理液中完成。毛细效应≥8cm/30min~16cm/30min;白度W10 70~W10 80;棉籽去除率100%;油脂去除率100%;杂质去除率100%。
技术创新表现:卜公茶皂素适用于棉、麻、涤棉、混纺坯布的染色前处理,特别是对毛巾坯布可以实现煮练漂染一浴,不但缩短了工艺流程、节省了水电蒸汽费用,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纤维强度增加,同时节能降耗,废水减少排放并容易处理,降低COD\BOD环保指标,还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染整前处理清洁化安全生产。
应用案例: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的生产测试为例,卜公茶皂素直接成本低于传统生产工艺50元~60元/吨纱。由于卜公茶皂素处理的纱线手感柔软,减少纱线柔软剂用量的1/3。前处理纱线的强力损伤明显小于传统的氧漂工艺,增加了纱线的内在强度指标,提高了纱线的可织性。用卜公茶皂素煮漂的纱线,失重率明显低于传统的氧漂纱线,制成率提高2%~3%以上。应用卜公茶皂素后,不必再添加烧碱、双氧水及化学助剂,可有效地保证纱线中不含有AP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任何有害的化学元素,废水环保化排放,实现了纺织品生态环保化的安全生产。
编辑点评:助剂本身研发构思巧妙,能给织物带来不同凡响的炫酷体验。
多种织物及其他材质的薄膜湿法转移印花
江苏常州涵源新印花有限公司研制的织物湿法转移技术,它是移植涤纶织物热转印技术,运用于几乎所有纤维织物印花的技术创新。但它采用的工艺却与涤纶转移不尽相同。织物的湿法转移印花技术,起源于天然纤维织物。研发方向主要有两条路线:一种是棉布改性,用分散染料热转移;另一种是印刷纸予涂隔离剂,活性染料水墨印刷,棉布给湿冷转移两种方式。前者效果不佳,改性之后,棉布重要服用性能丧失,且印花主要物理,化学指标检测不合格。后者是丹麦首创,可以产业化生产。常州涵源自行研发的织物湿法技术与后者有少许相似,而且更完善,有创新,并可以进行工业化规模生产,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根据织物纤维组成不同,分别采用活性染料及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溶剂染料进行转移印花,这一技术填补了国内印花的空白,顺利地实现了在棉,真丝,羊毛,真皮,锦纶,腈纶等织物上的转移印花。
基本原理:目前转移印花已经广泛用于涤纶织物的的印花加工。其原理是利用分散染料的升华牢度差的这一特点,先把分散染料制成油墨进而把花型印刷在纸上,再使织物与印花纸同时通过转移印花机的加热辊筒,印刷在纸上的分散染料受热升华,直接进入被印织物的纤维微细结构,从而在织物上呈现花型图案。转移印花技术是印刷技术与纺织品印花技术的巧妙结合,弥补了传统织物印花技术的不足。四分色相片印花效果,多色多彩印花效果,过渡色,渐变印花效果等等,这些都是平网、圆网所不能完美体现的印花效果。通常所指的天然纤维织物为纤维素纤维织物,蛋白质纤维织物通用的印花染料分别为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但活性染料及酸性染料的升华牢度很好,不能通过热转移印花的方式,印花在织物上,而纸的成分为纤维素纤维,为亲水物质,它会吸附活性染料,酸性染料,最终不能充分转移在织物上,因此纸张要作为湿法转移印花的载体,必须经过隔离剂处理,增加成本。即便如此,也有转移率偏低的情况。湿法转移印花的印刷载体最好用膜,但膜是不亲水的,活性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难以在膜上附着。常州涵源研发的织物湿法转移印花技术,突破了活性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亲水性染料不能印刷在PET薄膜上的技术瓶颈,并且顺利实现了面料给湿转移印花,活性染料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印花,酸性染料用于蛋白质纤维织物印花。阳离子染料用于腈纶面料印花,溶剂染料主要用于木材再生木材印花。目前常州涵源成功实现了羊毛织物的毛用活性染料的转移印花,使羊毛织物的印花牢度达到了超耐洗。
技术创新表现:织物湿法转移印花,采用织物给湿工艺,糊料用量是常规印花的50%,印花过程中织物含湿量也是常规工艺印花织物含湿量的50%,因此在印花过程中,烘干能耗是常规印花烘干的50%。另外,固色过程中,不同的染料采用不同的固色工艺,活性染料采用了冷堆固色工艺,酸性染料采用汽蒸工艺,而溶剂染料转印后烘干即可,无需固色即有良好的固色牢度。转移过程中,染料和织物的结合比较牢固,后整理,充分水洗,用水用汽均比常规印花节省,且由于浮色较少,用糊料量少,水洗产生的污水。COD,色度指标均好于常规印花。最终成品的各项色牢度指标测试,均大于等于常规印花色牢度指标。由于用PET膜作为印花的载体,更优于用纸,减少木材耗用,PET薄膜可以回用及回收。
应用案例:由于该技术是常州涵源自行研制的专利技术。目前用于自行生产,今后会考虑作一些授权及技术推广,该公司自2005年研发该技术,至2009年下半年已开始赢利,并逐年增长,增长幅度超过50%。
编辑点评:很期待类似这样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这是节能减排最有效的保障。
微波测湿传感系统
由常州蓝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微波测湿传感系统包括两部分:一是传感系统的设计制造。涉及谐振腔、喇叭天线的设计、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本项目经过研发,已经制造定型的产品,填补了业内空白。二是该测湿传感器系统在印染工艺上的应用、推广。这涉及从低含水率到高含水率应用的很多方面。其中就低于15%以下的含水率测湿而言,原有的三辊测湿系统不仅准确度低,线性度差,而且是接触式的,若以在相近价格下非接触的微波测湿取而代之;显然效果更佳。就高含水率测湿而言,微波测湿不仅可显著提高产品质量;而且有一些新工艺的突破都有赖于这一技术的应用。本项目的研发成功无疑是印染工艺在线监控技术的又一项突破。
基本原理是当微波穿过某种被测湿物时,其能量发生衰减,衰减的程度与众多因素有关,但主要与水分有关,当微波频率达到10GH以上时,除水部分以外的其他因素均可忽略不计。因此测量微波能量的衰减程度,就可测得被测物的含水率。
技术创新点:微波频率的准确控制技术。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对相关部件和技术进行不断模拟和改造,传感器部件和传输技术达到较高水准。发射、接收喇叭口径的优化,保证谐振腔功率的符合。现场适应性。现场环境的复杂性需要逐一排除和解决才能适用。目前常用的测湿方式是三辊式,其存在精度低(10%左右)、误差大(30%)而且只能对低含水率(最多20%)的织物进行湿度测量。
这项系统适用于印染工艺从前处理到后整理的整个过程,需要测量织物含水率的所有工序,可以达到节能和提高产量的目的,甚至有一些新工艺的突破,也有赖于微波测湿的应用。
应用案例:低含水率测湿,已在常州东源、成安印染公司试用,取得满意效果。
编辑点评:此项新技术涵盖了低含水率至高含水率的整个范围,且精度高、价格低,实现了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空白。
高耐晒、高汗光色牢度新型活性染料及染色技术
由丽源(湖北)科技有限公司研制。
该技术设计合成了系列具有高耐晒高汗光色牢度环境友好型多活性基活性染料、通过优化合成工艺路线以及对可生物降解新型防尘剂的开发和产业化工艺路线的优化,开发出性能优异、成本优势大且更为环保的FL系列活性染料和防尘剂LY,并开发了以这些以原材料为基础的高耐晒高汗光色牢度清洁染色技术。该技术开发的系列活性染料具有极好的固色率以及高耐晒高汗光复合色牢度。开发的新型防尘剂,有效地减少了染料在染整过程的粉尘现象,防止染色色花色斑的产生,改善了产品质量及生产环境。开发的高效低耗清洁化染色新技术,减少环境污染,有很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以研发的新型活性染料以及防尘剂为基础,通过对清洁染色技术研究和工艺参数的优化,开发了适于该系列活性染料的高效低耗清洁化染色新技术。
技术创新表现:研制出一系列高耐晒高汗光环境友好型多活性基活性染料,提高了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及染色的耐日晒牢度和耐汗光牢度,减少了染色废液的排放量,实现了节能环保。研制出一种可生物降解新型染料防尘剂,解决了染料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粉尘飞扬的问题,并且有效防止染色色花色斑的产生。开发了适于该系列活性染料的高效低耗清洁化染色新技术,改善了生产环境,可大幅度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应用案例:采用该清洁染色新技术与普通异双官能团活性染料及其染色工艺生产1吨产品能耗之比较:以1吨染物为例,平均染料用量为2%计算。
项目 清洁染色新技术 普通染色技术 节省量
盐用量 350kg 500kg 0.15T
纯碱用量 50kg 200kg 0.15T
染色用水 95T 130T 35T
用电 120度/2h 180度/2h 60度/2h
用汽 5m3 7m3 2m3
编辑点评:新型技术决定加速度,清洁染色新技术很给力。
污水热能回收系统
该项目由江苏常州蓝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开发完成。
印染厂有大量热污水被白白排放掉,热能浪费极为严重。该系统通过板式交换器将污水热能加热冷清水,使污水温度从70℃以上下降至30℃左右,冷水温度由室温上升至60℃~70℃,以获得显著的节能效益。为了防止废液中棉絮杂物造成热交换器堵塞,该系统污水在进入交换器之前先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该过滤器是一种三级串联非接触的专利产品,且具有自动反冲功能,工作稳定可靠。系统还具有温度、液位流量等参数的在线监测功能,一些工艺数据如温度、流量、节能效益等都能显示、存储和打印出来。
此项目的基本原理是将废热水的热量传递给冷清水,从而提高冷清水的温度,减少加热冷清水的热能,达到节能目的。
技术创新表现:采用不接触除杂、三级串联等高效、可靠性好的过滤技术。采用智能、信息化技术,提高整机自动化水平,实现在线控制、数显。用户可以随时、直接读得相关数据,如清水、热水进出时的温度、流量以及节能的热量和经费等。
这个系统适用于印染加工设备如退浆机、氧漂联合机、水洗机、丝光机、轧染联合机、筒子染色机、染缸、高温高压卷染机、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等。
节能减排效果好,以10吨/小时为例,每小时节省蒸汽约0.5吨,折合人民币100元。按每天20小时每月20天计,每月节约蒸汽约达4万元,一般3个月即可回收全部成本。由于废水经过过滤,滤除了大部分杂质,从而减少了排放量。
应用案例:两年来已推广150余套。其中湖州金騄印染实业有限公司从2008开始年使用该系统,每天可节约4吨以上的标准煤。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从2009年使用5套该系统,现在每天为企业节约标准煤9吨左右。
编辑点评:对这类“短平快”的系统应用,其投资少、收效快的特点是很值得珍视和大规模推广的。
太阳能工业加热及余热利用
这是由江苏新阪神太阳能有限公司推出的太阳能及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根据苏州气象中心提供的资料,苏州地区太阳能年日照时间1800小时~2000小时,年辐照总量为4700兆焦耳/平方米,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该公司把太阳能运用到印染行业,将基础水温提升至中温热水后供染缸直接进水使用,以及用太阳能将基础水温提升至高温热水后进入锅炉产生蒸汽,既可节约大量的“煤油、蒸汽”等能源,又可大大缩短加热水升温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可谓一举多得。他们对废弃的蒸汽、冷却水热能和污水热能分别采用了废弃蒸汽冷却水热能回收和热污水热能交换两大部分。整套系统综合了太阳能热利用和污水热能回收利用二大节能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意义。同时配备了最先进的远程可视化实时监控技术,对整个生产过程都进行实时监控,操作人员只需要通过监视器就能了解生产运行情况,实时掌握工艺过程中各工艺参数的变化情况。通过声光报警、语音报警,对所发生的事故能够及时处理,具有故障自动诊断功能,一旦数据超出正常允许范围会发出自动停机命令,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为系统正常运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可利用太阳能的热效富余段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供生产用冷或生活用冷。
技术创新表现:采用国际先进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让用户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改造项目全部投资,使节能改造企业实现“零投资、零风险”,达到双赢。
采用先进的远程监控;对热水系统实施实时动态监控管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有效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建立热水供应中心,除满足该厂热水需求外,向周边中小企业辐射,使节能效果达到最大化。
此项目每年为凯达印染产生经济效益达400多万元。年节约标煤3500多吨。一年实现减排二氧化碳气体8000吨,二氧化硫100吨,同时减少了大量的烟尘灰渣。提高生产产量,50°C左右热清水直接进入染缸,可缩短蒸汽加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应用案例:江苏苏州凯达印染经过一年实际应用,工程系统设计产能为年产热能126.86亿大卡,相当于年节约蒸汽21140吨。按目前蒸汽每吨193元计算,年节省蒸汽费用达408万元。
编辑点评:借助大自然的力量,化为赢利的绕指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