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要闻聚焦

科学家与媒体记者畅谈中国的“北斗”

来源: 河南省科协 时间: 2011-03-2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第一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聚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卫星导航领域的权威专家杨元喜院士、刘经南院士、李祖洪研究员、谭述森研究员做客“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现场,与媒体记者畅谈“中国的北斗”。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参加活动,并与专家、记者互动交流。中国科协网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以下是四位专家现场发言的部分语录。

刘经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执行主席

  刘经南院士语录: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应用领域,上至航空航天,下至工业、渔业、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已经无所不在了,正如人们所说的,“GNSS的应用,仅受人类想象力的制约!” 

  刘经南院士语录:北斗系统在汶川、舟曲的救灾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北斗有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功能,可以及时把位置报给救灾指挥部,当灾害把通信设施完全破坏后,唯一有用的就是北斗系统。

  刘经南院士语录:当我们建成区域系统和全球系统以后,北斗的威力将成倍增加。中国的北斗将和GPS、俄罗斯的GLONASS以及欧洲的GALILEO一起组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杨元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执行主席

  杨元喜院士语录:我们生活的地球,地形是极其不规则的,但我们看到的地图却是极其规则、美丽的。从不规则的地形到规则的地图,最核心的一步要定位,要做控制。

  杨元喜院士语录:中国的北斗导航,原理就是交汇,两个卫星的位置,测一个点测不下来,三维测不出来,我们就加上高程,我们的导航原理就这么简单。我们的试验过程解决了国家当时的急需,解决了有无问题,也为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卫星导航争取了国际地位。

  杨元喜院士语录:孙先生说,中国的北斗是世界的北斗,中国的北斗不仅为中国人作出贡献,也为世界人作出贡献。群星璀璨的星空,北斗仍然会闪出它的光芒。

李祖洪,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

  李祖洪研究员语录:“中国制造”现在在世界上是赫赫有名,我想我们的卫星也必须是“中国制造”也能够做好。

  李祖洪研究员语录: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以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性能进入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大家庭。我们将以中国制造的产品来为促进世界和谐、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谭述森,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

  谭述森研究员语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满足了中国5000公里×5000公里区域连续、实时定位要求,满足了20米定位精度,满足了既定位又位置报告,而且响应时间为1秒的要求,这成为优于GPS的一大亮点,世界上还没有超越我们这个响应时间为1秒的系统。 

  谭述森研究员语录:北斗区域服务能力将在2012年形成,可以满足用户在中国及部分亚太地区连续定位、测速和位置报告需要。2020年我们将要形成北斗全球服务能力,将由35颗卫星组成,具有卫星无线电定位、卫星无线电导航两种工作体制,成为全球GNSS供应商,满足中国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需要。

 媒体主持人:《科学时报》社社长 刘洪海

  为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全国学会和大众媒体的作用,结合社会热点、焦点开展科普,建立一个科学家与大众媒体广泛沟通的渠道,中国科协科普部和调宣部在2011年将组织开展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系列活动。每期围绕社会科普热点,邀请科学家与媒体记者开展面对面的交流。  

  中国科协网对“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系列活动全程直播,点击进入本次活动直播页面

信息中心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