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中国科技会堂接受了记者采访。
我国学术道德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回答关于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问题时,韩启德表示,与5年前相比,我国的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果,但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学术道德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5年前我当选中国科协七届主席时曾说过,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推动学风建设。”韩启德说,“转眼间5年过去了,这5年中,中国科协对学风问题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了相关规范,并联合很多科学家、学会一起发出了中国科协致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倡议书。应该说,现在我国学术浮躁的风气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韩启德认为,学风问题,特别是学术不端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学术不端归根结底是学术的问题,只有依靠学术共同体来深入研究、调查,才可能得出符合学术规范要求的结论。
他表示,我国的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不理想,这其中有深远的历史原因、文化原因和社会原因。只有进一步改革科研体制、科研评价体系以及科研资源分配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影响我国学风建设的根源问题。
“媒体监督在学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国科协也将与跟媒体更好地配合,一起行动,让这个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韩启德说。
把科协年会开成“大科普”活动
“5年来,中国科协的年会逐渐形成了很好的经验。我们要让年会变成一个‘大科普’,成为一次重大的科普活动,形成品牌。”在回答关于中国科协年会的问题时,韩启德说。
韩启德表示,作为一项全国范围内的科技活动,科协的年会是所有学会共同的年会,要努力在年会上强调学科交叉,学科碰撞,这不是某一个学会能够办成的事情。
“在科协年会期间,我们让院士和著名的科学家们到举办地各个学校、企业和社区跟大家座谈、作报告,把每次年会都办成一次重大的科普活动,这是科协年会的重要特点。”韩启德说。
他说,科协年会在什么地方举行,就要为举办地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一点已经成为让各地积极争取举办年会的重要原因。学科交叉、‘大科普’、为举办地经济服务,这三个特点使得科协年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接下来中国科协还将继续摸索经验,推动学科交叉,发挥前沿学科在年会中的实实在在的作用。
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促进产学研结合
在回答有关产学研结合的问题时,韩启德表示,中国科协将通过将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团结在自己身边的方式,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韩启德说,“科学技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尽快把科学技术成果尽快转变成生产力。”
韩启德表示,在看到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科技基础仍然薄弱,我国的科学传统比较薄弱,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支持也还不够,我国的科学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的提升,更重要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普及,要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产学研结合,我们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激励机制的问题,多头管理的问题,企业创新当中受到的限制问题。”韩启德说,“特别是我们中小型科技企业能不能得到足够的支持,这些问题牵扯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应该要有很清晰的认识,全面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找到突破点,不断深化科学体制机制改革。要多听年轻科技工作者的意见,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团结在自己身边,正确反映他们的诉求、他们的困难。”
原始创新,要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在回答有关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问题时,韩启德说,支持原始创新,就要从评价机制改革,从整个资源分配、人才支持、科技项目确立等方方面面来加强。
韩启德表示,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我国的发展方式迫切需要改变,所以我们对原始创新,对真正有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的渴求越来越急切。当前形势下的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我们一定要进行原始创新,而不仅仅是消化、吸收、引进,我国需要自己的创新源头。
“人家创造,我们跟进、模仿,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可行的。但是原始创新谈何容易?” 韩启德说,“很多人说,谁搞原始创新谁就倒霉。这说明原始创新的风险非常大,更需要我们把原始创新的土壤培育好,改革科研评价机制,从资源分配、人才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我相信,只要我们政策正确,我们社会土壤有利于人才成长,给我们中小企业的政策进一步到位,我们国家的原始创新是有希望的。”韩启德充满希望地说,“中国科协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对国家的科技体制发展提出行之有效、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建议,我们要把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中国科协网对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与媒体见面会进行了在线直播。点击进入直播页面
调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