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要闻聚焦

创新大国的光荣与梦想

来源: 河南省科协 时间: 2012-08-31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特稿
 
    2012年5月的一天,美国华盛顿国会山。
 
    一场关于中国创新的听证会正在进行。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邀请9名美国专家和学者,分别从理念、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国防创新方面,审视和评估中国创新政策和成果,讨论中国创新将给美国带来何种影响。
 
    此前,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一次会议也将议题聚焦于中国科技创新。2007年至2010年在日本驻华使馆工作、现任日本文部科学省官员的伊佐进一演讲的开场白是“不认真思考中国,日本就没有未来”。
 
    屹立于东方的古老国度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而这次的聚光点是一次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这次转变艰难但却坚定。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全面推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国际舆论敏感地指出,“这个以接近10%的速度飞翔了30年的国家,在关注GDP增速的同时,开始更加关注GDP的构成和质量。”
 
    几年来,中国加快科技创新的脚步。2011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研发投入世界第三、SCI论文数量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世界第二、高技术产业出口额世界第一……
 
    6月下旬,在国家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王志学主持的一次“创新驱动发展”的务虚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从各方面情况看来,目前中国已然迈进创新大国的行列。”
 
    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和社会共识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生命线。”“创新是科技腾飞的翅膀。”“创新是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动力。”“创新是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根和魂。”……如今在中国,“创新”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热词”和“流行语”。
 
    党中央确定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正在形成共识、凝聚合力。
 
    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然而,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核心技术缺失使我们在许多关键领域受制于人,企业创新能力低下,资源能源问题日益突出……
 
    “八亿件衬衫换一架空客飞机”的大幅新闻标题曾强烈刺激过很多中国人的心。新世纪初的几年里,全国上下展开了一场大讨论:继续靠大量技术含量低、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产业拉动经济,这条路是否还能再走下去。审时度势后,中国做出慎重抉择——经济社会发展从靠土地、资源等“要素驱动”转向靠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的“创新驱动”。
 
    2004年6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这一年的最后一周里,他在密集安排的3次与科技有关的活动中,都提到了4个字:自主创新。
 
    2005年12月31日,凝聚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上千名专家学者智慧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颁布,提出十六字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9天后,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此后一系列重大会议和措施一次次将“创新”的要义传递到中国的每一座城市。
 
    ——2006年6月,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提出“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008年7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正式实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
 
    随后,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继出台,为中国培养造就创新人才指明方向。
 
    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研究员所说,“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把‘创新’提到如此高度。”
 
    自主创新的理念不仅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更渗透到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
 
    “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各地也纷纷将自主创新上升为城市和区域发展战略,并立法予以保障和落实。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目前国务院已经研究制订了78条实施细则,各地出台了500多条相关政策,内容涉及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军民结合等各个方面。
 
    创新,助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河西走廊西端的茫茫戈壁滩上,一片白色的“风车王国”令人惊叹。这里是世界上风电建设规模最大的甘肃酒泉风电基地,一片片白色风叶转动中,风电被源源不断地输往神州大地。
 
    7年前,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不过40多万千瓦,装备大部分依赖进口。但近几年,中国风电发展如同踩上了“风火轮”,截至2011年底,以4700万千瓦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并已实现从国外购买技术到掌握风电机组自主设计和生产技术的跨越。
 
    风电的“倍增式”发展只是中国依靠自主创新布局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
 
    “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外族羞辱、入侵、战争以及难以名状的事件后,中国人正准备拥抱久盼的梦想,那就是国家的现代化”。当全世界在为中国60年发展而慨叹时,中国已开始在新的起点上不懈探索。
 
    201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必须先行一步。”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16个科技重大专项,到2020年总投入将达1万亿元,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等国家战略产业。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说:“这些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对于培育和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产业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正在成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推动力。核高基专项“申威1600”高性能CPU产品,成功应用于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集成电路装备65—40纳米介质刻蚀机产品进入国际主流企业生产线;宽带移动通信专项TD-SCDMA形成了以国内企业为核心,从芯片、终端、系统、仪表到应用较为完整的创新链和产业链……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各地显现生机。在江苏无锡,物联网产业基地已经初露头角;在重庆,两江新区正在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高地,5年内两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在安徽,平板显示、LED光电和光伏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十二五”末安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在积极推进中。中国加快应用高新技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的实施,中国培养了10家数字化综合应用示范企业和上千家“甩图纸”、“甩账表”应用示范企业,带动了近万家企业开展信息化深化应用。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油气田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为钢铁、石化等重点产业的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在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通过纺织、自动化、信息和物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装备,提升了纺织工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将企业推向前台
 
    2010年5月24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拉开帷幕。
 
    此前,中国出台的一份关于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的文件,成为此次对话美方关注的“热点”。因其涉及政府采购政策,美方认为会对外国公司带来冲击。
 
    其实,与国际通行做法相同,“自主创新产品认定”、“政府采购首选”等一系列政策的目的,是提升企业创新的热情,尽快将中国企业推向自主创新的前台。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个在外国人看来像“人每天要吃饭”一样简单的问题在中国的确立却并不容易。
 
    在中国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影响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各个环节,工业管理部门包揽了大量自己不应承担的责任,从而使企业退化为简单的加工车间。久而久之,企业没有了创新的冲动和能力,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败北便成为必然。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切实增强国家竞争力。
 
    走进广东省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制冷技术研究院,记者看到一个“不一般”的实验室。实验室里能够模拟空调室外机所处的各种环境,光是模拟打雷就有滚雷、惊雷、闷雷等多种形态。
 
    在这样精确的实验环境中产生的创新成果“变频空调关键技术的研究及运用”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
 
    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很舍得在研发上“砸钱”。研究1赫兹变频空调时,经常要买几百万元的软件、上千万元的设备,房间里堆满了实验用的压缩机,最后都必须扔掉,董明珠却不心疼,因为他心里还有“另一笔账”。
 
    “企业要做大做强,不能跟在别人后面靠低价打市场,产品必须要有高科技含量。”董明珠清楚,“没有科技创新,你的产品只能跟人家斗便宜,人家一块你八毛,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另一个信号值得关注:2006年4月起,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投入成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考核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创新”作为自己的生存之道,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他们能够迅速组织起生产和创新能力,并将其在整个企业层面运用。靠着这股子创新的劲头,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收购了瑞典巨头沃尔沃,华为、中兴等通讯设备制造商把生意做到了五大洲。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丹·布雷兹尼茨日前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指出,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很多创新方面表现出色,包括“产品创新”,把现有的产品设计得更好、或更符合不同市场的需求;以及“流程创新”,不断改善工厂和物流体系,中国都走在世界最前列。
 
    中国这片古老大地上涌动的企业创新潮,或许能从改革开放前沿深圳市的“六个90%”中窥见一斑——2009年,深圳已实现90%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的科研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的出台,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形成了包括科技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等许多含金量高的创新政策。比如,企业研发费用150%抵扣所得税的政策在许多省区得到落实,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减免力度都达到数十亿元,激发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今年初公布的数字显示:2011年,中国研发投入超过8600亿元,其中74%由企业投入。“企业对创新的有效需求在持续增长,这种需求本身就是创新最主要的动力。”王元说。
 
    创新,以基础研究水平持续进步为源
 
    2012年6月,“上天”“入海”成了中国最热门的词汇。
 
    6月24日9时0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2时55分,航天员成功“驾驶”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中国首次手控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成功。看着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灿烂的微笑,中国人沉浸在“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诗情中。
 
    近几年,以“神舟”“蛟龙”“天河一号”为代表的中国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时指出,“我国基础研究已进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重要跃升期”。
 
    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是开发和应用的基础。近几年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在中国逐渐成为“共识”。
 
    2010年11月17日,国际TOP500组织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位居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当2006年,高性能计算团队开始向攻克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进军时,国产超级计算机还未突破百万亿次。
 
    “跨越式”的发展引来外媒评论:“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多年来,其他能够反映中国科技能力不断上升的常见指标,一直在不断涌现,比如,在世界领先的化学和物理学杂志上,来自中国的论文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增加。”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论文总数大大增加,高影响力论文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增速领先于G7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
 
    众多的创新成果迅速迸发。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存储与读出功能的量子纠缠交换,中微子振荡新形式的发现拓展了人类对物质基本规律的认识,新型铁基超导材料将我国凝聚态物理研究推向最前沿,在全球第一次获得完全由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制备的活体小鼠,为克隆成年哺乳动物开辟了道路,首创可基本治愈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法,被国际血液学界誉为“上海方案”……
 
    一项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令世界科学界惊叹。世界上光谱获取能力最高的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建成,我国自主设计制造、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投入运行的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建成,性能居世界一流水平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建成……
 
    近几年中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长近20%,年度基础研究经费是20年前的40多倍。目前,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和工程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前5名,共建设了38个先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38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追赶者到合作者,目前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在350多个国际科技组织中,有200多位中国科学家担任各级领导职务。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使我国与发达国家成为平等合作的伙伴,在伽利略计划、热核聚变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国际大科学合作工程中,中国正成为重要的成员。
 
    创新,以人才为基石机制为保障
 
    2008年底,正当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经济遭遇衰退,留学生就业空间被急剧压缩之时,中国出台了《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并公布了引进海外人才“千人计划”的详细内容,提出在未来5—10年内吸引1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建立40—5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
 
    2009年1月,《自然》 罕见地以大篇幅报道了这条“时政消息”:中国瞄准海外高层次人才。
 
    根据考夫曼基金会2009年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过去几年中,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回国人员中,有51%获得了硕士学位,41%获得了博士学位;他们通常是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资深管理者和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人员,正在成为本国经济建设的强有力支柱。
 
    2006年初,《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前所未有地提出,规划实现的目标不仅要关注出成果,更要关注出人才。将“出人才”与“出成果”并重,把人才培养和使用作为评价规划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一次。
 
    创新人才被看作创新的“第一资源”。对创新人才的渴望,折射出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期盼。古老的神州大地正在成为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的热土。
 
    2011年,中国研发人员数量达到280万人年,继续位居世界首位,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才大国。“千人计划”、“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深圳市的“孔雀计划”、杭州的“5050”计划……从国家到地方,众多的人才计划把着眼点放在培养造就和引进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上,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正值创新创业盛年的领军人才加入到中国自主创新的队伍中。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华裔科学家、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有“中国最年轻院长”之誉的深圳光启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和他的“80后”海归博士团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截至目前,“千人计划”引进了600多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并在全国建立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大量培养和吸引人才的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探索促进科技创新的新机制。
 
    科技部、财政部等组织实施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前,这一工程的3大载体——创新型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科技创新活动中,资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风险投资在过去5年多增长了约3倍,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了2万多个项目;创业板的出现,使风投对企业前端创新活动的投入变得更加积极。
 
    为支持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2011年首次召开依托企业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会议,设立在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达到99个和14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93家。
 
    新机制下,新型科技中介组织和科技服务形式不断涌现。实验室经济、工业设计企业、整体方案服务商、合同研发组织、第四方物流服务商等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就在这个7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发布2012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在 2012 年全球创新效率指数中排名第一。致力创新的中国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但距离创新强国,我们仍有差距。企业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科技进步贡献率有待提高,对外技术依存度需进一步降低。距离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光荣而自豪,为梦想而努力。从创新大国走向创新强国,中国巨轮已经起航。(记者 刘莉)
 
                                                  (中国科技网)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