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正能量”点燃青春的梦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铿锵有力的话语在剧场回荡,白色聚光灯缓缓打下来,落在舞台上身穿黑色中山装的“老人”身上,掌声如潮。
4月27日晚,北京交通大学天佑会堂座无虚席,一部名为《大地之光》的话剧将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事迹搬上舞台。
话剧开演前几分钟,剧目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党委副书记傅安洲还显得有些忐忑:红色主题的剧目,非表演专业的大学生,能在北京的汇演中获得认可吗?此时,全场雷动的掌声,年轻学子和年迈教授眼角的泪水,让傅安洲一下子踏实了。
五四前夕,由高校师生主演、以邓稼先、钱学森、李四光、竺可桢、郭永怀等科学家为主人公的话剧《马兰花开》《钱学森》《大地之光》《求是魂》及音乐剧《爱在天际》,在北京高校密集上演。作为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主办的“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汇演剧目,这些话剧反映了老一辈科学家为实现“中国梦”,在科学道路上的种种辛酸与快乐。
一票难求——红色剧目火了
“本来是想着‘打个酱油’来看看的,没想到一点也不做作,很感人!”看完《大地之光》,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大二学生马玉立很感动,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此前她对李四光的生平纪事略有了解,但只停留在“大”上,“大科学家、大地质学家、大教育学家,这是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大师”。
用年轻人能接受的形式演绎为共和国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大师,弘扬他们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这是“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的初衷。5部话剧(音乐剧)在各校的首演及此次汇演都一票难求,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董雨感到音乐剧《爱在天际》与其他宣传教育形式的不同。“以前听报告,看宣传片,很多学生不愿意听不愿看,在下面玩手机、发微博。但这次《爱在天际》演出时,演出现场非常安静,很多学生还看了不止一次。音乐剧将科学精神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自己演,大家参与愿望很强,这样的剧目一定会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标志。”
看完《爱在天际》的北京首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三学生王毅也觉得出乎意料的好。“没有高大全,也没有太多刻意的红色渲染,非常接地气。”很少看红色剧目的王毅坦言,剧中对郭永怀的刻画主要通过他对妻女的爱来表现,“让人非常意外”。“通过对家庭的小爱来表现对国家、对民族的大爱,很真实,也很受启发。”
浙江大学校友林洁在看完《求是魂》后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建议这个剧,可以在每年新生入学前招待学生看,从中获取对校史、校训的理解,一定会远远超过任何其他文字和展览!”
而几部剧目中幽默化的叙述以及个性台词更是受到大学生们的追捧。比如“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被需要是一种幸福!”“来吧!不要命的上科大!”
“老天爷说翻脸就翻脸,总该有人来管管!”“祖国在需要你的时候,你在身边才是热爱!”……其中一些还被“篡改”后搬进各大高校的BBS论坛,成为核心板块的热议话题。不仅如此,一些剧中的主角还有了自己的“粉丝”,颇受欢迎。
各剧目在京上演以来,上座率普遍超出主创团队的预期。北京交大艺术中心老师刘景杨告诉记者,《大地之光》首映当天放出了900张票,而能容纳千人的天佑会堂里座无虚席,很多后来者不得不站着观看。而《爱在天际》在北航放映第二天的中学生专场,观众总数超越第一天,有些本校学生为拿到票费了不少周折。王毅告诉记者,他还是“沾了学生会的光”才有机会进了现场。
“刚好赶上假期,能有这样的上座率,我很满意。”接受采访时,《爱在天际》导演郁柏杨笑着说,原以为能有90%的上座率就很好了。
“求是”“奉献”“担当”——大师精神引师生热议
“任何时候,都应该,向共和国的脊梁们致敬,无论是其实际贡献,还是其精神。更重要的是,问问我们自己:我们生命中的马兰花在哪儿?”4月27日凌晨,清华大学学生陈朝松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几小时前,他刚刚看完清华大学排演的以邓稼先为主人公的话剧《马兰花开》。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介绍说,此次宣传的科学大师都是把自身事业追求和人生价值同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紧密联系起来,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报效祖国为最高荣耀的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希望通过工程的宣传能够引导科技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梦不是GDP,应该有个精神。”中科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金振民认为,“排演这样的话剧非常有现实意义,现在我们身边的‘负能量’太多了,我们国家科研需要人才,但很多送出去的科学家却请不回来。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值得弘扬,用好的形式向高校学生展示,这很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院化学物理系党总支书记闫立峰觉得,这样的话剧很提气,“中国人要在精神上占领一个高地,要有大爱,是对国家民族的爱”。
《大地之光》首演结束后,导演李铁收到一条短信:“谢谢您!我也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一个工程师,今晚看了《大地之光》,我哭了,这泪水不是伤心,是荡涤,他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重新拷问自己科学的良知!”
“一直以为自己做的事很无聊,今天看到大师其实也一直在做很小的事。”北京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墨井(化名)告诉记者,自己每天几乎都泡在实验室里检测数据,日复一日,机械化的运作让自己非常痛苦,“大家都自比为搬运工人”。而剧中的李四光一生也并没有做多少惊天大事,而是反反复复在艰苦的野外采集数据样本。“蚂蚁爬上馒头还能被他笑称是肉夹馍,这种乐观坚韧让我很惭愧。”墨井说,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只是因为他们坚持在做我们普通人认为的小事。“搞科研确实要耐得住寂寞,向他们学习!”
北京交大计算机学院教师张玉平看完《大地之光》后说,现在一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职称,在这样的环境里,是不可能出现大师的。他坦言:“自己也该有所反思。”
李四光在邢台地震时,顶着可能身败名裂的压力坚定地告诉总理“北京不会震”。这一段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教授吴冲龙很受触动:“他很多事情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78岁,地震预报,他不是不顾身败名裂,是根本就不考虑,这是科学家的良知,应传承这种精神。”
今年75岁的清华大学安继刚院士说,“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对教育当代青年意义重大。“过去那个年代科研条件差、环境苦,支撑着科研人员走过来的更多的是靠着一种精神,在高校推动这个活动对教育青年大学生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大学不只是一个学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学做人的地方!”这是《爱的天际》里的一句台词,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鹿明在接受采访时反反复复强调的。在她看来,大师精神一面是严谨、严肃、求是的科研精神,是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奉献精神,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求是精神,但另一面最重要的是对生命的敬畏,是一种大爱,一种悲悯情怀。“这是我们最该传达给学生的!”(《科技日报》2013-05-04、一版)
“共和国的脊梁—— 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汇演剧目剧照撷英
话剧《钱学森》剧照 钱学森夫妇在美国手拿新中国五星红旗喜悦非常
话剧《爱在天际》剧照 三对科学家夫妇举杯庆祝原子弹试验成功
话剧《爱在天际》剧照 三对科学家夫妇举杯庆祝原子弹试验成功
话剧《求是魂》剧照 竺可桢的学友和他一样时刻关心战事
话剧《大地之光》剧照 晚年的李四光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