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过后,贵州阳光灿烂,植物丰盈茂盛,空气中饱含充足的水分。
天南海北的院士专家刚下飞机,评价贵州第一印象都是:空气清新、湿润、生态好。
贵州,以优美饱满的姿态迎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这是中国科技领域高层次的年度盛会,这是贵州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科技盛会。
光荣与梦想,此刻,属于贵州。
5月25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贵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出席开幕式,3000多名国内外科技精英云集,50多个国内学会参与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其间,召开了报告会、学术交流、专题论坛、科普活动、专项活动、卫星会议等共计1000多个活动。
年会处处是“首创元素”,流光溢彩:首创标识徽章及主题歌《梦想的翅膀》,首次设立了万众瞩目的“国际科学大师论坛”:4位诺贝尔奖得主、1位巴尔扎恩奖得主及1位图灵奖得主出席了论坛并作了精彩报告。中国人熟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作了《物理学与美》的演讲。
光荣与梦想,此刻,凝聚贵州。
主题为“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的大会,由中国科协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政府和企业为服务对象,搭建学术交流、科普活动、决策咨询三大平台,推动贵州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到2015年,实现贵州全面建成小康的梦想。
我们的小康梦,在盛会中,汇入中国梦的宏大叙事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在开幕式上强调了盛会的重大意义:中国发展到了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的阶段。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动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奋力创新创造。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点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基础是实现“科技强国梦”和“教育兴国梦”。这两个梦是根本,也是先导。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来认识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从而真正把科技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顶尖高手荟萃献计献策
这是一次引智开发贵州的盛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此大放异彩。
机遇与发展,携手贵州。
“为举办地服务”是科协年会宗旨之一。今年3月中旬以来,中国科协组织了17批次48位院士专家到贵州,深入厂矿、企业、工业园区调研考察,围绕我省实际发展需求,开展了前期指导,26位院士专家撰写了专题论文,结合贵州科技需求积极建言献策,对贵州发展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很强的好建议。
“这是贵州发展的一次机遇,一定会促进贵州省的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宋振骐接受采访时断言。
目前贵州加速发展的核心着力点是“三化同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驾马车如何并驾齐驱在此次大会上得到了高手泉涌般指点:西部(贵州)工业园区建设论坛上,5位院士专家把脉贵州园区发展,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论坛热烈研讨贵州特色城镇化如何借鉴成功案例发展;“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学者探讨了如何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机遇与发展,贵州紧握不放。
人才是贵州的发展之基、转型之要、跨越之本。此次年会,我省各级政府、企业各自出招,引进人才,求贤若渴的贵州张开双臂,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贵州省内地方政府纷纷争夺智力资源服务发展。安顺市聘请五名院士为改革发展顾问以助推产业发展,涉及水污染防治及饮水安全保障、现代生态畜牧业、蛋鸡生态养殖产业、安顺市旅游产业和职业教育。黔东南州聘请两名院士为州政府科技顾问,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合作,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黔东南州的科技创新能力。
“全国院士专家集中援黔行动——‘签百约’活动”,截至5月20日,在贵州省形成对接项目3000余项,通过遴选,确定了科技、产业合作等项目748项,人才需求项目106项。通过进一步评估,形成签约项目504个,项目金额790亿元。120个项目在仪式上进行了集中签约,项目涉及生物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
院士专家针对贵州重要产业企业开展“助百企”活动,通过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技术难题联合攻关、联合申报重大科技项目等方式与贵州企业加强交流,重点关注对非公科技型企业的帮扶。目前已有35名两院院士、174名省内外专家集中帮助163个企业。146名院士专家受聘贵州100家企业124个产学研项目合作金额超过20亿。
高原儿女精神盛宴
顶尖的科技精英汇聚黔中大地,带来科学知识的传播,带来人文精神的激励。科技之光,温暖着贵州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是一次高原儿女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盛宴。
在松桃苗族自治县,2013年科技活动周吸引了大量农民。蓼皋镇中坪村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裴正群专程跑去现场寻找养殖技术:“我们这行不懂技术更新换代不行。”
在兴仁县,百余名自发报名的志愿者参与了科普大篷车万里行宣传活动。
安顺第十二小学和若飞小学的学生被贵州省、市科协科普大篷车的三维立体画科普展板迷住了,最后,依依不舍地追问:“大篷车什么时候再来我们学校?”
杨元喜院士讲北斗、刘大响院士谈航空发动机、李惕碚院士论“学习与质疑——批判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年会期间,近百名院士专家深入贵州的大中小学、企业和社区开展“上百课”活动,为贵州人带来“零距离”的科普盛宴。
贵州,沉浸在人文精神的激荡中,从那些刚入大学校门还带着兴奋到已经准备踏入社会的大学生。
面对贵州大学生提出的就业难题,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以自己亲身经历为例——复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边远县城,告诉大家树立踏实为基层服务的作风。
求是杰出青年奖的获得者马砺告诉大家:“我一年240天都在矿上,其中2/3的时间是在现场。在矿上,时刻都处于不安全状态。”促使他研究下去的动力是:“每当我看到矿工们那样辛苦劳动,总是想为他们尽一点力。”
女学生们对女性从事科研如何取得成就咨询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她豪迈地告诉大家:“遇到的所有问题,我都不当做困难。”
为了科研,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正总是去人迹罕至的地方,艰苦与孤独像影子一样紧跟着他。张正以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大学生们共勉:在行业的艰苦中,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找到乐趣。
后发赶超的撑杆跳
这次科技盛会,是贵州后发赶超的又一次撑杆跳。
“越是科技资源不足,越要重视发展教育科技;越是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越要重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集中力量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让一切智慧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语重心长。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推动民生改善。”贵州省省长陈敏尔强调科技创新在贵州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不断的创新就像是跳动的琴弦,演奏着经济成长的美妙乐章。”他引用了经济学家熊彼得诗意的话语。
贵州省内决策层早已达成共识:改革开放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创新驱动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之策。坚持科技引领,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实现同步小康。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2011年,贵州省出台《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决定》,启动“八大科技工程”与“六大科技行动计划”;2012年,《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决定》实施意见出台,进一步明晰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同年,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三大文件,构筑起我省科技支撑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后发赶超的顶层设计。
据中国科学院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年贵州区域创新能力排全国第24位,当年增幅居全国首位(并列),2012年排全国第23位。
近年来,贵州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能力大幅提升,首次牵头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2008年至2012年共牵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45项。
2011年贵州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358件,同比增长78.4%,增幅位列全国第一。2012年,贵州省三种专利申请共11296件,同比增长35.3%,首次突破了万件大关,成为西部第五个专利申请过万的省份。
开放开发的大门
这是一扇开放开发的大门。推开,贵州人看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努力抓抢发展机遇。请进来的人,深深感受到贵州迸发的生命力。
李源潮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看到了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苦干实干,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他说,贵州发展还有很多困难,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正逐步显现。开放是贵州变劣势为优势、充分发挥优势的关键一招。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贵州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韩启德最近在威宁访问九三中学时受到了强烈震撼: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地区,贵州农村学生在教学改革以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课间,1300位学生在不大的操场上集体做操、跑步,“每个人都从内心焕发出一种活力”。
诺贝尔物理学奖格奥尔格•贝德诺尔茨第一次来到贵州,来之前他从网络上了解贵州对中国的重要性:这里正在以发展一种新型能源(高能水电)为该地区的主要任务,为中国在发展中提供了不同的能源支持,确保全国有足够的电力供应。
芒种将至,一个忙碌的收获季节即将来临,而这又是一个在黔贵大地播种新的梦想的时节,我们,期待着更大的丰收。(转载时略有删改)
来源:贵州日报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