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3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并发表题为《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着力推动工程科技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建设一个和平发展、蓬勃发展的中国,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回首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中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际上与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密不可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科技成就,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高速铁路等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成功,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基础工业、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领域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农业科技、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工程科技发展,大幅度提高了13亿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崭新变化。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愈益凸显,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中国要决胜未来,就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就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经济总量虽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也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形势迫使中国不得不选择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不是依赖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发展方式。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创新驱动,对于中国来说也是重大的历史机遇。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世界性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累积,这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交汇,因此,也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大好机遇。机会稍纵即逝,我们决不能等待观望,决不能懈怠松劲,而必须抓紧和用好这一历史机遇,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具体来说,一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要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四要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完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加大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五要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实现梦想、应对挑战、创造未来,动力只能从发展中来、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引领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