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工作指导

尚勇:建设创新强国的思想纲领和战略指南

来源: 河南省科协 时间: 2016-03-3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技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之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深刻把握当代科技创新大势规律,抓住创新引领发展第一驱动力这个牛鼻子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战略,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和制高点。习近平同志始终以敏锐的眼光关注着世界科技发展走向,对正在孕育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动力及演化作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判断。

  交叉融合创新是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动力之源。2013年,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2014年,他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在广泛交叉和深度融合中不断创新,特别是以信息、生命、纳米、材料等科技为基础的系统集成创新,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驱动着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系列重大判断,科学回答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动力基础及演化走向等重大命题。

  产业革命的五大要素构成理论。习近平同志全面把握历次产业革命的发展脉络,提出了五大要素的构成论,即有新的科学理论作基础,有相应的新生产工具出现,形成大量新的投资热点和就业岗位,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并形成新的规模化经济效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有新的重要变革,而这些要素目前都在加快积累和成熟中。这为我们准确判断、迅速抢占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先机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牵住牛鼻子,下好先手棋。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这为我们看准努力方向、超前规划布局提供了指南。

  形成了崭新的创新发展观。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两个第一,一个核心”的重要论断,把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了崭新的创新发展观,为协调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驾驭这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提供了重要保证。 
 

  顶层设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明确非对称赶超的突破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鲜明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并针对如何走、怎么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展示了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大格局、大战略。

  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在一些领域已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

  采取“非对称”创新战略。习近平同志指出,要采取“非对称”战略,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这些论述为我们最大限度赢得发展主动权提出了战略路径和突破口。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习近平同志以强大的制度自信深刻指出,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最大优势。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条件发挥我们的优势,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为全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创新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加强开放创新。习近平同志始终以世界的眼光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他多次指出,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实现各国共同发展。这一重要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对外合作交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常态下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科技实力在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和国力消长中的战略地位。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明确提出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这一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作出了我国已进入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两大战略机遇期叠加交会,形成了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发展动力转换的战略支点。

  高度重视我国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依然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这一论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和关键问题所在。

  把握赛场转换和游戏规则的主动权。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我们要想不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就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

  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为国家重大战略。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的一项核心战略推动实施。

  加快形成我国发展新动源。习近平同志对我国在经济科技全球化中面临的机遇进行了战略研判,把握这一新机遇,必须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把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源。 

 
  以鲜明的问题导向攻坚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藩篱

  习近平同志对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进行了辩证系统论述,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谋划科技体制改革这篇大文章,为新时期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是一车两轮。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两个轮子,科技创新是新引擎,改革是点火系,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清除阻碍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快解决我国创新资源存在的碎片化和孤岛问题,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描绘出了清晰的路线图和目标。

  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习近平同志对企业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强调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步入快车道。这一重要论述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为尽快弥补我国创新的短板、增强系统活力指明了方向。

  解决“两张皮”,传好接力棒。针对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这一长期制约我国发展的痼疾,习近平同志清晰地指出,其重要症结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的诸多体制机制关卡。他强调要加快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技术创新成果的机制,打破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以改革点燃释放创新活力,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突出科技人才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规划用好用活人才大棋局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人才、渴求人才、尊重人才,强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用好人才,重点是科技人员,首先要用好科学家,并系统提出了培养、使用和吸引人才的途径和手段,形成了全面的科技人才发展观。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要把人才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形成人才培养使用的战略布局。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我国科技队伍的主要问题是水平和结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他特别指出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把科学家捆死了。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全面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指明了方向。

  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同志始终关心和爱护青年人才成长,指出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强调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这对我们全面把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夯实人才队伍发展之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引领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强调爱国是对科技人员的第一要求,要大力弘扬我国科技界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以科技界的良好风尚引领全社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产生于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时期,根植于中国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必将在全面贯彻和有效运用中有力地指导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关键在于深刻领会这些论述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厚民族情怀和强大历史担当,所反映出来的大局意识和强烈问题导向,所明示出来的基本原则立场和系统思想方法。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关键在于树立起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迎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航船破浪前行,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建立起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创新功业。(作者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供稿人:河南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