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科技馆项目建设说起
甘向群
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馆建设热潮正在全国兴起,广西科技馆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实现了拆旧建新,并于2008年12月5日建成开馆,以崭新的面貌向公众开放,向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上了隆重的贺礼。
广西科技馆项目于2006年3月立项,同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建设工期不足两年,创造了全国科技馆建设的“新速度”。科技馆自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观众约35万人次,其中,接待免费观众18.9万人次,约占观众总人数的54.1%;承接承办了14个临时展览;开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35个,培训学员6000多人次;承接各类型会议121场;播放4D影片719场,接待观众1.6万人次;播放球幕电影472场,接待观众1.8万人次……从数据反映的情况看,广西科技馆开馆运营实现了良好的开局。
回顾广西科技馆项目从立项到建设,从建设到开馆运营的过程,规划广西科技馆的建设和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应格外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
选址定位 走好科技馆建设的第一步
选址和定位是科技馆建设的第一步,科学合理的选址和定位对科技馆建成后的运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科技馆的选址问题曾有过明确要求,我国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协等也在2007年颁布的《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中提出了科技馆建设选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具体包括5个方面:一是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二是具备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三是有良好的社会人文条件,宜选在城市的文化区,与其他文化设施共同构成群体效应;四是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选址应考虑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应符合有关的安全卫生规定;五是有可靠的电源、水源、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条件。
广西科技馆在选址问题一波三折。原一直考虑在科技馆旧馆原址拆旧建新的计划曾一度被一处备选新址打破。备选新址位于城郊位置,地形地势虽较为开阔,但因离市中心较远,交通不太便利,与城市整体规划的文化区不太相符而被否决,最终选择了现址,即南宁市中心主干道——民族大道上。这里位置优越,环境优雅,交通便利,与广西人民会堂、民族广场、图书馆、博物馆、文物苑、电视台等文化单位分列在民族大道两侧,遥相呼应,构成了南宁市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区。科技馆的合理选址,为建成后方便市民参观,提高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展教功能提供了可能。
和选址一样,科技馆的定位也很重要。所谓定位是科技馆建设的总体目标,定位的关键不在于贪大求全,不在于盲目攀比,而在于科学准确和切合实际,在于与城市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广西科技馆在建设之初,我们结合广西具体实际,把科技馆的建设投资规模定位在2.5亿元,总建筑面积为3.9万平方米左右;把科技馆的展教主题设定为“探索•科技•创新”;把科技馆的建设目标定位为“场馆规模适当、功能比较齐全,展区主题鲜明、技术含量大、受众参与程度高的现代化科技馆”,并在全区的科技馆体系中应起到示范和龙头作用;把科技馆的功能目标设定为广西科普教育的龙头和展示广西科技成就的窗口,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了解社会科技发展的科普文化设施,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科技交流、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提供场所和平台。广西科技馆的这些定位,符合广西的区情实际,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配合,为科技馆建设工作的快速有序推进创造了条件。
设计规划 塑造科技馆的灵魂与魅力
一个科技馆如何体现它的现代性、艺术性、前瞻性、系统性、民族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关键在于设计规划。设计规划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的设计规划,二是内容的设计规划。两方面要同步进行,投入比例要科学合理。科技馆建筑设计要新颖、简洁、现代、大气,并体现科技元素,反映地方特色,又要兼顾成本,不能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内容设计要多考虑科学性、先进性、互动性、趣味性的统一,努力让观众既耳目一新,又百看不厌。
广西科技馆建筑设计方案采取向社会公开征集招标的形式确定,最终由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方案脱颖而出,成为中选方案。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曾在国内设计了包括中国科技馆一、二期工程和黑龙江科技馆、湖南科技馆、宁夏科技馆等在内的13座科技馆。它设计的广西科技馆建筑方案,创意独特,功能分区明确,凸显教育特征,弹性使用空间,注重节能降耗,采用了大跨度、大空间设计,尤其是整个建筑设计融入了广西地方民族和文化的精髓,外观设计神似广西桂林象鼻山、阳朔月亮山和北海的珍珠贝蚌;建筑的主要构图设计采用了广西铜鼓和民族服饰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羽人图案;穹幕影厅设计犹如滚动的球体呼之欲出,充满灵性,蕴涵着“科学孕育未来”和“明珠育人”的深刻寓意。整个建筑设计很好地将地域性、民族性、科学性、实用性融为了一体。
广西科技馆的内容建设,主要包括常设科普展厅、临时展厅、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高科技影院、科技培训教室、学术会议厅等,是科技馆的灵魂和魅力所在。其中,常设展览(展品)作为科技馆科普教育最直接、最核心的部分,占有大部分的展览场地,并实行常年展示,是科技馆地位、作用和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的主要决定因素。我们在科技馆常设展项展品的建设规划上,严格按照《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的指导性规定和要求,充分考虑展品数量、展品占地率、常设展厅单位面积年观众量等因素来进行设计和规划。在展品选择上,重点考虑3方面的内容: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自然科学内容和现代科技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内容;二是在主题设计上有新意、创意,能充分体现广西特色,能较好体现广西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前景的内容,如“虚拟游漓江”、“壮锦及绣球制作工艺”等;三是充分体现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的内容,寓教于乐。
目前,广西科技馆的常设展厅面积约9000平方米,分启迪与探索、科技与生活、创新与展望3大展区,包含有儿童乐园、科学探秘、环境生存、生命健康、信息世界、挑战与创新、未来展望等7个主题,展项展品约233件(套),其中观众可以动手参与和可以演示的展品占80%以上。广西科技馆的临时科普展厅约2400平方米,不定期开展科技学术传播活动及科学知识普及展览;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约600平方米,以科学探究、趣味实验、亲子活动为活动主线,分为机器人、天文、亲子科学体验、个性印染、科学探究等5个工作室,引导青少年开展课题研究与动手实验,激发智慧和创新的火花;高科技特种影院两个,分别是可容纳160人的球幕影院和可容纳40人的4D影院,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震撼和乐趣;科技培训中心共有教室27间,面积约2100平方米,配备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设备和因特网接口,可面向公众开展各类科学、技能和知识教育,为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服务。此外,还有学术交流中心、餐饮服务、大型地下停车场等。丰富的展项展品,多样的功能设计,完善的配套服务,这为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设推进 考验工作团队的素质和能力
现代科技馆的建设,往往是动辄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的大项目,也是领导过问度高,民众关注度高,社会能见度高,媒体曝光率高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它从立项建设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备受社会的监督和民众的检视,因此科学有序地推进科技馆的建设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能不能使科技馆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科学管理,将直接考验科协的工作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直接影响到科协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声誉。因此,必须要格外重视科技馆的建设推进工作。
对于广西科技馆而言,由于项目从立项到建成开馆仅有两年半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该项目又被列入向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献礼重点工程,同时也是自治区第一个代建制试点工程,更是赋予了项目建设以重大的政治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为使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确保如期建成开馆,我们主要强化了3方面的建设:一是组织建设。科协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担当第一责任人,成立了高效、积极的筹建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建立建全项目建设协调机制,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积极与项目设计、代建、监理、施工单位沟通协调,建立例会机制和技术协商机制,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工程后半段,采用倒排工期、按节点计划检查各项工作的方法,很好地推动广西科技馆代建部分和自建部分各项工作的有序实施。 二是制度建设。采用月报和简报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向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项目建设情况,包括重大事项、工程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困难问题等,使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工程情况,以便更及时、更有效的对项目建设给予支持和协调。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经常到建设工地检查、指导和督促工作,也推动问题的解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作风建设。科技馆建设是惠及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为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我们积极鼓励科技馆干部职工和建设者发扬精诚团结、艰苦创业、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全心全意推进科技馆建设。自治区与科技馆项目建设有关的各厅局在重任面前,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缩短各项报建和审批周期,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科技馆的建设推进工作,不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具备战斗力的科协工作团队,更让一大批科技馆干部和科协干部在科技馆的建设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科技馆的建成和崛起,不仅树起了科协的社会新形象,更是树起了科协人引以为豪的精神丰碑。
管理运营 科技馆建设的继续和发展
运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它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科技馆的运营管理是一门全新的管理科学,是科技馆建设工作的继续和发展,与科技馆工程建设和内容建设是同等重要的工作。换句话说,科技馆的建成开馆不是最后的成功,要通过实施科学的运营和管理,管好用好科技场馆和设施,实现好科技馆的功能,发挥好科技馆的作用,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人们对科技馆建成后的运营管理越来越重视。
从全国各地科技馆近30年来运营发展的实践看,科技馆作为国家典型的公益性单位的性质不能改变,科技馆的基本运转经费应当稳定不变地得到政府财政的支持,这是科技馆运营管理的大原则,必须长期坚持。广西科技馆在运营管理上,也是确定坚持社会公益性为原则,充分利用党和政府对科普事业的各项支持性政策,走政府扶持、社会资助、自身发展并举的路子。在运营层面上,坚持运营经费以财政拨付为主,依托馆内资源,如科技培训、临时展览、展项设计、配套服务等创收为辅,并充分发挥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主阵地的品牌效应,努力争取社会资助,逐渐实现科技馆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管理层面上,逐渐建立科学、完善、长效的管理机制,如建立和完善社会资金吸纳和管理机制,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与社会各行业(部门)的合作交流制度,《科技馆工作守则》等等,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实现科技馆管理运营的规范化。
思考全国科技馆的基本状况,目前科技馆管理运营中的资金缺口与政府有限拨款之间的矛盾仍然相当突出;科技馆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依然存在;科技馆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地引起重视和加强研究。
发展研究 科技馆面临的紧迫而宏大课题
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发展不能盲目地发展,发展需要深入研究。科技馆发展问题研究更是一个紧迫而宏大的课题。有专家指出,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科技馆建设将会继续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世界科技博物馆事业也将在内涵建设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科技馆的内容建设将逐步走向主题化和专题化,展教手段将日趋丰富多彩,科技馆整体建设将呈现多样化、系统化趋势,科技馆的管理在稳定体制下将呈现更多灵活的机制。现代科技馆作为一个高科技、现代化、综合性和公益性场所,其建设难、管理难,要保持它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更是难上难。因此,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切实加强科技馆发展问题研究意义重大。
广西科技馆自开馆运营以来,尽管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但面临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仍然很大、很紧迫。广西科技馆是一个占地22亩,拥有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大中型科技馆,其每年的运行费用按大约是其建设费用的1/10计算,将达到2000~2500万元。如此庞大的运营经费,地方财政支持往往难以满足,当前广西科技馆馆内资源开发刚刚起步,创收能力有限,如何找到科技馆发展活水的源头,逐渐探索并建立起一套符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科技馆特点的资金筹措长效机制,确保科技馆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和挑战。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今年我们将《经费保障与广西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研究》列为科协和科技馆的一项重要调研课题来加以研究。从我们学习调研全国10多个省区对科技馆发展现状及规模、资金筹措渠道、科技馆业务拓展等情况来看,各省区都十分重视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在研究如何保障科技馆的经费投入?如何争取政府财政的支持?如何推进科技馆展品更新换代?如何应强化科技馆展教功能?如何提高常设展览水平和质量?如何进一步科技馆功能的拓展?如何加强对科技馆的宣传营销和科学管理等等问题。兄弟省市科技馆的尝试和经验,在为我们探索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多的重视和思考。
当然,科技馆的发展研究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科技馆的建设发展不停步,科技馆的发展问题研究将无止境。(作者系广西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原载《科协论坛》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