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组织人才 科技人物

李红霞

来源: admin 时间: 2017-02-25

  在古都洛阳,有一座历经半个世纪岁月流转,沧桑巨变的中国耐火材料研发、生产、服务基地——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李红霞就是这家拥有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600余项科研成果、200余项专利的国家创新型企业的党委书记、院长。

  孜孜不倦学海不断求索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党委书记李红霞

  带领参观生产现场

  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日本科学技术厅STA学者……李红霞在学海中不断探索,孜孜不倦。1983年至1990年在天津大学完成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0年9月,她考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作为访问学者进行课题研究,1997年至1999年,作为日本科学技术厅STA学者在日本冈山陶瓷研究所担任研究员,进行科研工作。

  1994年5月,李红霞博士学成归来,到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工作。九十年代的洛耐院,逐步确立创建规模产业、走规模化经营之路的理念,由课题承包制逐步走上了科技开发、推广应用、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轨道。正是这个时期,头顶博士学位光环的她,扎根科研开发第一线,先后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综合技术研究所所长,从事科研开发和科研管理工作。主持完成863项目“近终形连铸用特种功能耐火材料”、国家九五攻关项目“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的研制”等一批先进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从事科研开发工作的同时,李红霞还担任北京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为我国高温材料技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她精通英语和日语,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了解世界陶瓷和耐火材料发展新动向,致力于陶瓷和耐火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坚持学习,不断探索。正是因为她怀着一颗求索的心和更高追求,才总是能在科研开发中迸发出强烈的探索力和创造力,才总是能为高温工业科技进步和中国耐火材料技术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致力创新科研成果丰硕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党委书记李红霞

  带领参观院产品

  科研是立院之本。作为中钢洛耐院的院长,李红霞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李红霞博士在功能耐火材料基础研究和开发、耐火材料高温模拟应用研究、节能材料研究和开发、结构陶瓷和先进陶瓷基础研究以及研究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特别在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开发研究中,李红霞博士创新性地提出组成-结构-功能梯度复合材料设计和研发理念,辅以计算机数值模拟和场模拟分析,首次成功应用于连铸功能耐火材料组成和结构设计;开发产品使用寿命提高30%以上,项目成果荣获2013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所主持完成的产业化项目中,突出了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对促进我国功能耐火材料技术的发展、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牵头制定国家耐火材料“十二•五”发展规划、“2006至2020年冶金发展指南”和“2011-2020年中国钢铁工业科学与技术发展指南”的耐火材料部分;主编专著《耐火材料手册》,编著专著《高炉衬蚀损显微剖析》。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3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7项。其中,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的课题“复杂氮化物的相平衡及组分设计”,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主持完成的省重大课题“不吹氩防Al2O3堵塞浸入式水口内衬材料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为连铸高质量钢、提高连铸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2002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洛阳市重大专项“大型铝熔炼炉用不定形耐火材料开发”,项目针对国内大型铝熔炼炉用耐火材料依赖进口的现状,开发产品使用寿命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项目荣获2009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天津工业大学合作研究开发的“柔性氧化铝超细纤维关键制备技术”荣获2013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锐意改革企业管理卓越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党委书记李红霞

  授予毕业生学位证书

  李红霞博士不仅在科研开发方面卓有建树,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01年8月,李红霞出任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院长。当时的中钢洛耐院改制不久,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和经济承包的运行机制,导致技术人才流失,生产经营举步维艰。为了中钢洛耐院的长远发展,2004年,李红霞主持制定了《中钢洛耐院发展战略》以及基于该战略实现的业务整合与组织结构调整方案,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对业务与管理流程进行了较全面的规范;制定了与部门及个人岗位、业绩等挂钩的绩效考评办法;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人力资本成为研究院成长的核心能力之一。

  自任院长以来,李红霞以身作则,秉承敬业、勤奋、学习、开放、合作、坚持的原则,努力学习不断提升,勤于自我反省,敢于面对问题,勇于改革创新,带领全院职工围绕“科技为立院之本,产业为强院之路,走高科技集团发展之路”的战略思想,理清发展思路,明晰战略发展规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改革,完善产业链条,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加强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出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实现了经营业绩跨越发展,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成果斐然,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一批技术水平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经营规模平均每年以30%以上速度快速增长,成为全国242家转制院所中的改革典范。

  中钢洛耐院先后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信用建设示范单位、河南省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十家高成长企业等。

  参政议政履行社会责任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党委书记李红霞

  碳化硅三期开幕式

  改革和完善科技资源管理、打造中原经济区“人才高地”、建议确定牡丹花为国花……她提出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议案,被列为两会十一项重大建议之一。她还提出了加强耐火材料行业管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多项建议。在全国“两会”上,李红霞积极参政议政,围绕科研开发投入、企业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履行全国人大代表的责任,受到了李克强、胡锦涛、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企业发展不忘回报社会,在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李红霞一直带领全院致力于为国内耐火材料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促进耐火材料行业技术的整体进步。2009年,金融危机来临后,中小企业面临结构调整的任务,迫切需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她积极推动面向中小企业开辟新的服务领域工作的开展,满足中小企业旺盛的技术需求。先后帮助河南西峡宏泰镁橄榄石有限公司、卫辉熔金耐火材料公司进行技术创新,走出困境。

  李红霞坚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到各种爱心活动中,2009年,中钢洛耐院援建的洛宁县城郊二中操场改建工程顺利竣工,给孩子们一个空阔的空间,鼓励他们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她还承担大量的学术和社会工作,兼任国际标准化组织耐火材料技术委员会(ISO/TC33)主席,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耐火材料分会理事长,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二十余年来,李红霞在高温材料的科研开发道路上孜孜以求,探索创新,投身到科技创新工程中,持续提高耐火材料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行业学术、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引导行业科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起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耐火材料技术委员会主席,她积极推动中国主持制订耐火材料国际标准化项目,引领行业科研方向、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工作,让世界更好的了解耐火原料、耐火材料生产和消费大国的中国,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耐火材料领域的话语权。

  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央企业巾帼建功标兵、中国经济女性年度创业人物、河南省自主创新十大杰出青年、河南省“十一五”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等众多荣誉称号,2008年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代会代表,2011年当选为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2013年,入选河南省“中原学者”。

  作为我国耐火材料行业技术、学术领军人物,李红霞博士专注于耐火材料行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将企业与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谨记于心,注重实践,开拓创新,坚持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优势,促进耐火材料及相关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我国高温工业的科技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供稿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