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组织人才 科技人物

张志华

来源: admin 时间: 2017-02-25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华

  一、紧抓改革机遇,促进企业转型

  九十年代,初创期的新大方和数以万计的其它民营企业一样面临技术、资金、人才匮乏等问题,没有拳头产品,生存和发展异常艰难。摆在公司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破釜沉舟,闯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要么坐以待毙,最终被市场淘汰。

  作为公司的总工程师,张志华同志同公司其他领导人一起,研究了国内政策和市场形势,如何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与国企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把企业的劣势变为优势?是我们能否打破常规、异军突起的关键所在。当时,恰逢“九五时期”,国家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投入。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展开,工程大量采用单片重100吨的混凝土预制梁,急需100吨桥梁架设设备。而我国尚无成熟的技术和产品,这恰恰是新大方难得的实现技术突破的历史机遇!

  经过无数次市场调研和论证,张志华带领研发团队迅速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系统调研施工现场、走访客户和科研院所。经过一年多的科技攻关,最终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100吨级架桥机,成功用于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江阴长江大桥,实现了中国百吨级公路桥梁架桥机零的突破,之后,以良好的性能和业绩成为中国桥梁装备行业第一品牌。

  100吨级架桥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整个公司备受鼓舞。果断确立了“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促创新”的企业创新理念,牢固树立了“研制特种重大施工技术和装备”的企业发展方向,使新大方走上了一条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之路。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华

  二、承担重大项目、解决装备难题

  1、国家863计划项目:DCY900吨轮胎式运梁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DLT900型轮胎式搬运机,郑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DF900吨架桥机

  1999年,中国的高铁建设正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秦皇岛至沈阳客运专线试验段急需类似技术的450吨自行式全液压运梁车,而我国尚无此类成熟技术和产品。自行式全液压动力平板运输车属机电液一体化高科技产品,中国市场被德国公司技术垄断长达二十多年。

  面对这样的需求,张志华同志立即带研发人员着手广泛调研。积极走访了设计单位和铁道部相关科研院所,并希望取得专家的技术支持,攻克大吨位自行式全液压运输车的技术难关。但行业的专家告诉我们,就当时的国内环境而言,攻克此项技术还不具备条件,而且导弹运输车采用的是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在这一领域与国外的巨大差距更使我们感到无比的震惊和创新的冲动!又让我们站在了新的起点,下决心攻克这个技术难题。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华

  鉴于自行式全液压运输车技术的先进性和复杂性,为加快技术突破进程,我们积极申报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并很快得到立项批准(项目编号:2003AA430180)。经过两年多的科研攻关,发明了“大型动力平板运输车的独立转向悬挂机构”(专利号:ZL200610081561.4),攻克了总装设计和微电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900吨轮胎式运梁车,并批量生产,为中国高铁桥梁施工提供了装备保障!

  它的研制成功,不仅填补国内空白,满足了国内的市场需求,还打破了国外垄断,把德国的产品挤出了中国市场。使我国成为继德国、意大利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和拥有该产品的国家。

  2、国家“十五”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ZZ02-03-02-02)和水利部“948”推广项目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北方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调水工程建设。

  基于对环境保护、引水安全和节约土地等方面的考虑,引水工程大量采用了千吨级薄壁混凝土水利渡槽结构。这对水利渡槽施工技术与装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国内外尚无成熟的技术装备和施工经验,因此,加快攻克大型水利渡槽施工装备关键技术是非常迫切,也是能否实现调水工程的关键。

  张志华义无反顾的带领项目组历时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科技攻关,完成了“大型水利渡槽施工装备关键技术、产品开发及工程应用”的科技成果。发明了“1200吨级水利渡槽运、架设备”(专利号:ZL201010176928.7)、“箱梁型钢结构模块连接的快速接头”(专利号:ZL200910227413.2)。

  该项目成功解决了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型水利薄壁渡槽施工技术及装备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我国第一套大型水利渡槽装备,成功用于南水北调沙河、湍河、双洎河工程,使我国成为国内、外首次采用该项技术和装备进行大型水利渡槽施工的国家,是世界引水工程的创举,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荣获了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华

  3、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兆瓦级轮胎式风电安装专用起重机(项目编号:091100211400)

  作为清洁能源,风电领跑我国绿色能源成长,承担节能减排的重任。到2030年中国现代可再生能源(不包括生物质能的传统用途)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可由目前的7%到提高到26%。

  在陆上风电施工建设中,面对丘陵、山地、岛礁、滩涂等特殊地面环境下吊装作业环境,传统施工机械(如大型履带吊和汽车吊等)根本无法适应现场道路坡度大、吊装施工空间小等恶劣环境。基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最大程度的避免破坏植被、改变地形地貌和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对风电起重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求能够满足这种恶劣条件下施工的特种风电安装施工装备,解决这一困扰我国风电建设的施工难题。

  张志华同志经过六年多科技攻关,针对我国不同的地形、气候等环境条件,相继研发、设计、生产了四代既安全高效,又利于环保QLY系列轮式起重机,并通过欧盟CE认证,发明了“一种起重机”(专利号:ZL201110160668.9)、“一种行走车辆底盘”(专利号:ZL201110160678.2)。更加适应丘陵山地风电场大坡度、窄路面、急转弯、小机位的特点,创新了风电建设的工法,引领了山地风电施工的变革,将风电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绿色风电、绿色施工”,其技术达到国际陆地风电吊装技术装备领先水平。

  把国家装备需求同企业创新发展相结合,二十多年来,张志华先后主持完成了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填补国内空白16项,荣获18个中国第一,彻底改写了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磁悬浮列车工程、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船舶制造、冶金和水利等部分重大工程技术及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三、履行社会职责、推动经济发展

  1、人才培养

  作为公司的董事长以来,张志华十分注重公司人才培养和人文关怀,目前公司拥有机械、结构、液压、电气等各专业的工程设计人员140多人,教授和教授级高工10人,为攻克行业关键技术提供了有力保障。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创造奋发、进取、平等、和谐的工作氛围,为员工提供舒适卫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开展利于员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给予员工带薪年休假以及其它所有法定假期,不断拓展员工发展空间,加强员工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尽力帮助员工解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营造出团结、互助、关爱的人文环境。

  作为学术技术带头人,张志华多次强调培养研发团队和科研人员,以老带新、导师带徒,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近两年来,公司每年从国内各个高校招收毕业生二十余人充实到技术中心、营销团队等各个部门,培养了一大批有能力、有理想的专业技术人员。

  此外,我们还和美国、挪威、德国、巴西等国外一些高端人才合作,共同承担一些研发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同时也为我省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起到了带动作用。

  2、科研基础建设

  公司十分注重科研创新,坚持以“打破国外垄断,创造国内第一”的创新理念,不仅拥有优秀的人才队伍,而且拥有优良的办公设施和试验仪器设备。此外,新大方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科研经费用于新项目的技术研发,不段的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河南省重型安装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重型转运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河南省百高企业”、“河南省高成长型民营企业”、“河南省装备制造业30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和称号

  3、承担社会责任

  在科研之余,张志华同志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承担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起重机械分委会委员”、“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第四届廉政监督员”等社会职务,积极参政议政,为社会发展和科技专业领域做贡献。

  4、参与公益活动

  2011.2.17,郑州慈善总会,捐赠郑州市公交车,195万元;

  2011.9.24,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机械学院发展基金,5万元;

  2011.10.14,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慈善总会,慈善捐款,1万元;

  2011.10.14,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慈善总会,马寨工业园区“郑州慈善日”捐款活动,2万元;

  2012.12.3,政协郑州市委员会,捐款,5万元;

  2013.3.13,郑州慈善总会,捐款,5万元。

  5、推动经济发展

  张志华同志主持的科研项目及专利技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及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磁悬浮、城市轨道交通、船舶制造、水利引水、石油化工和风电安装等领域,为国家重大和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500多台套急需的大型起重和搬运成套系列装备,自2005年以来,累计给企业带来销售收入近6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创汇近2000万美元,上缴税收1.65亿元,利润2.4亿元,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


供稿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