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组织人才 科技人物

周志立

来源: admin 时间: 2017-02-25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获奖者中,有一位我国车辆工程技术领域杰出的科技专家,国家级车辆工程特色专业负责人,国家级车辆工程教学团队负责人,洛阳市、河南省优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研制开发的“新型液压机械式无级变速器”和“机械液压双流传动差速转向装置”,居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农机和车辆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累计新增产值80亿元、创利税9亿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他就是被授予201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博士生导师,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周志立教授。

  勤奋学习农家子弟成为七七级大学生的杰出代表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博士生导师周志立

   周志立副校长

  周志立教授1957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市翟镇镇一个普通的农家,从小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艰辛。他当过乡村中学的民办教师,知道农家子女求学的不易,养成了勤奋学习、刻苦努力、教书育人的好习惯。1977年,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一年,他参加高考被录取到洛阳农机学院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决心为改变农村面貌,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尽心竭力。

  四年的大学生活,他像久旱的禾苗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以各门功课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6月毕业于洛阳工学院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获硕士学位。1989年7月他考取了吉林工业大学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农机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教授,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10月至1996年11月,他作为客员研究员公派到日本冈山理科大学进行科学研究。他象“拼命三郎”一样努力工作,教学效果优秀、科研成果累累,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受到省、市的表彰,成为学校七七级大学生的杰出代表。

  刻苦攻关创新我国拖拉机农具机组理论体系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博士生导师周志立

   周志立与国外企业洽谈合作

  周志立教授长期从事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节能优化设计理论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当时国内的科技工作者,对拖拉机的研究往往注重拖拉机单机的性能问题,对农机具的研究则关注其自身的使用效果。但是,农机具是靠拖拉机提供动力的。他决心把拖拉机与农具作为机组系统整体,解决拖拉机和农机具相互匹配的关键技术问题。

  “梅花香自苦寒来”,建立拖拉机机组系统计算机模型的艰辛过程,至今让周志立无法忘记。真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酷暑难耐的夏天,骄阳似火,在田野里守着热乎乎的机器,光着膀子进行试验、测试、绘图和数据处理。冰冻三尺的隆冬,洛阳的郊外,寒风怒吼,发动机冷得发动不起来,人的手根本不敢伸出来,冷得受不了,就拾点玉米棒点着烤烤,接着试验。有坚持就有收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顺利完成了试验。

  他潜心科学研究,经常连续两三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最长的一次他将自己关在实验室4个月,完成了大量科研成果。当别人问他这些成果是如何做出来的时候,他笑着说“学问是坐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正是这种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的独“坐”,让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

  最终,他通过对国内大量拖拉机牵引试验数据的统计,基于拖拉机机组系统,提出了一种预测拖拉机机组牵引特性计算机仿真方法,可准确地预测拖拉机机组的牵引性能。2010年8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学术专著《拖拉机机组牵引动力学》,系统总结了我国的试验研究成果,将发动机、拖拉机和农具理论与设计方法相互渗透、综合,利用现代科技成就,建立和完善了分析机组性能、进行机组匹配的各种数学模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性能分析方法和系统匹配方法,是该学术领域的重要著作,为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机组理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创新超越科研攻关结硕果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博士生导师周志立

   周志立在实验现场

  “要想出高水平成果,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科研团队。”做为国家级车辆工程特色专业负责人和国家级车辆工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周志立教授把凝聚团队科研攻关战斗力作为重要工作,对团队年轻人精心培养、严格要求、言传身教,让他们挑重担。周志立教授率领他的团队,以创新超越的精神,潜心科研,依托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开发了机械液压双流传动差速转向装置,获2005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依托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研制了大功率车辆用新型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获2009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成果现已在中国一拖集团公司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上装机使用,具有良好性能。截至2014年底已装车出售5000余辆,新增产值6亿元,新增利税近亿元。

  周志立教授率领他的团队,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完成的中国一拖集团公司东方红系列轮式拖拉机覆盖件数字化设计,实现了拖拉机整车的三维造型数字化设计,项目成果获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产品系列成为该公司的主导产品,仅70马力一个品种月产量就达到2500台,产品供不应求。每年新增产值17.5亿元,创利税2亿余元,已累计新增产值70亿元,创利税8亿元。

  周志立教授几十年刻苦攻关,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3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目前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专项2项,洛阳市重大科技专项1项,其它省部级项目4项,重大企业合作项目7项,在研经费500余万元。出版专著8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共15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科研成果在学术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目前,周志立任河南省汽车节能与新能源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教育厅车辆工程学科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机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是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编委。

  师者厚德,传道授业育桃李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博士生导师周志立

   博士生导师周志立教授在指导研究生

  从1982年初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周志立教授在讲台上已经站了34个春秋。他将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当成教师神圣的使命,更将教书育人融进自己的血液。他常说:“传道授业解惑是我安身立命之本,更是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传道授业解惑”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他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知识成果,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他主持、参加教学改革研究课题4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三十多年来,他教书育人的信念没有变,他爱学生的那颗赤诚的心没有变,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本科生,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人,自2001年被聘任为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以来,培养博士研究生10余人。

  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

  “科技肩负重托,创新成就未来,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我将继续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周志立教授满怀信心,正率领着他的学术团队,努力构建国家级车辆工程特色专业更高的学术平台,力争在车辆工程技术等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创造更大的辉煌。


供稿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