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新闻头条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夯实创新驱动基础

来源: admin 时间: 2018-01-09

科学素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国梦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河南省科协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坚持大联合、大协作,扎实推进《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广泛开展各类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活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和基础工程取得了新的成效和进展。

建机制:社会化科普格局初步形成

充分履行《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牵头协调职责,积极推动建立健全纲要实施工作机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贯彻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十三五”全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我省是全国第四个印发“十三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方案的省份。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与省政府签署了《“十三五”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在科学素质建设中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任务。制定印发了《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考核办法》,对各地各成员单位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情况进行年度考核。组织开展全省科普经费专项检查,督促各市、县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普经费使用效率。创刊编发了《河南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动态》,统筹指导和协调推进《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创品牌:主题科普教育活动异彩纷呈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是《科学素质纲要》的工作主题。我省始终重视主题活动的组织和落实工作,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的优势,全省统一部署,上下联动,联合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认真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食品安全宣传周、防灾减灾宣传周、社科普及周等全省性主题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仅2017年的全国科普日和科技活动周期间,全省共开展重点活动3034项,受益群众700万人,使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逐步成为我省科普活动的主要品牌。

各地各部门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卫生健康、食品安全、环保治污、应急安全等热点、焦点问题,广泛组织开展科普进农村、进企业、进园区、进校园、进党校、进社区活动,及时在主流媒体和移动终端等新媒体上准确、便捷为公众解疑释惑,引导正确科学的社会舆论。开展了院士专家千校行、安全生产中原行、“身边大工匠”、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河南行、健康科普行动等专题科普活动,举办了“中原国学讲坛”“河南科协讲坛”“中原大讲堂”“青少年科普公益大讲堂”“现代农业大讲堂”“校园科普大讲堂”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科普服务。

提素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扎实推进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大力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各级教育、科协、科技 、团委、环保等有关部门加强合作,深入组织开展各项青少年科技竞赛、中学生英才计划、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青少年科普行、科学调查体验、高校科学营和科普进校园等校内外科学教育活动。在全省中小学校开设科学课程,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融入科学启蒙教育内容。全省确定100所创客教育试点校,评选命名40所河南省科技特色示范学校。多部门联合开展了科技教育、防震减灾、气象防灾减灾、质量教育、环境教育和知识产权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完善科普教育工作,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教育体验和实践活动场所。

以科技精准助力工程等科普惠农工作为抓手,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省农业厅、省扶贫办、省科协联合成立了河南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动员2018名各领域各行业专家投身扶贫一线,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的科技服务活动3000多场次,推广新技术、新产品800多项,帮扶2402个贫困户6000多名贫困人口。省妇联大力推进巾帼扶贫行动,实施“巧媳妇”工程和“阳光母亲”计划。省科技厅深入开展“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组织实施科普项目113项,培训农民近50万人。各级科协大力开展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依托各级农技协、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了100个培训基地,培训了300名基层骨干教师。省科协、省农业厅等5部门组织开展2017年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全省参加答题人数突破237万人次,居全国第一位。

以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为重点,专业人才和技术工匠队伍规模快速增长。各级人社、教育、科技、工信、民政、农业、安监、工会、妇联等部门,深入实施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开展各种形式的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全省共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省人社厅以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省总工会持续深化“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抓好省重点工程和节能减排劳动竞赛、省产业和系统技能竞赛,实施万名大工匠培养选树计划,评选出10名首届“中原大工匠”,创建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1900家,推动实现职工技能素质和企业创新水平“双提升”。

以提高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能力为立足点,大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工程。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将科学技术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计划,对新进公务员、在职公务员、领导干部、农村党员等重点群体,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培训。以河南干部网络学院、公务员网络培训学院为载体,推动我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工作实现全面提升。省科协组织开展常态化的院士专家报告进党校、进机关等活动。各地各部门结合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教育特点和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举办科普专家报告会、科普专题讲座,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配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

强基础:公共科普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科普信息化得到快速推进。省科协与省财政厅联合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今年投入资金2800万元,建设覆盖19个县(市、区)1072个村庄(社区)的科普信息化终端设施,实现科普知识“进村(社区)、入户、到人”。省科协、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开展河南省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创建工作,为各频道提供优质科普节目资源。全省已建成2000多个科普中国乡村(社区、校园)e站,100多家电台、电视台播放“科普中国”节目。不断完善科普中原云服务平台,汇集1177余部(篇)科普视频、图文资源,年累计浏览量21万人次。省总工会积极开发职工数字阅读平台,上线运行了电子职工书屋。省文化厅发挥馆院作用,尝试“互联网+讲座”模式,结合线上线下与讲座巡展,多元化、多角度、广覆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省科协积极推进省科技馆新馆建设各项前期工作,进一步优化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在省科技馆新馆建设的示范带动下,全省10多个市县建成、在建或立项建设科技馆。继郑州等5市科技馆免费开放后,2017年南阳、汝阳、方城3市(县)科技馆也实现了向公众免费开放。流动科技馆第二轮巡展活动共完成巡展站点32个,累计接待公众150多万人次。在泌阳县、光山县、柘城县等贫困地区新建8个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进社区乡村校园”、“社科知识大篷车进基层活动”共开展活动528次,受益总人数108万。省科协开展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共认定命名了138个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省气象局已建成2500多个气象科普宣传站和100多个气象科普示范点,年接待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20万人次。省地震局积极推进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建设,濮阳“防震减灾7D体验馆”是全国第一家采用7D技术的科普教育体验馆。

社区科普益民工程深入实施。各级科协、文化、民政、卫生等部门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建立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图书室、科普画廊等基础设施,广泛开展科教进社区、科普文化进社区、卫生科技进社区、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进社区、社区科普大讲堂。省卫生计生委开展医学科技与健康教育专家公益宣讲活动,深入社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义诊咨询,进行常见传染病预防措施、环境与健康、急救常识等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省民政厅开展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2017年评出146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省委宣传部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贫困地区百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郑州市巩固提高社区科普大学示范点建设,全市社区科普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110个示范点遍布70%街道办事处,培训社区居民达100万人次,结业学员38566名。

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省科协持续实施“百千万科普工程”,依托省级学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大中型企业等单位,在全省范围内遴选出200位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组建了河南省首席科普传播专家团队。全省各地各单位共推荐各类科普人才1.8万余人,广泛开展了科普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等各项活动4000余项,开发科普资源总数超过300个,总受益人口超过300万。省科技厅、省文物局分别组织代表队参加了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决赛、中国故事—全国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推介活动,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供稿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