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天,《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先后报道我国“2018雷霆”专项行动破获百余起台湾间谍案件。《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播放间谍案件十分罕见,特别是《焦点访谈》,以《危情谍影》为题,用了上下两集,分两天讲述了多个案例,披露了多名台湾间谍色诱、拉拢、策反大陆学生和公务员的作案细节。一经播出,立即引发热议,网友甚至发出“台湾间谍太狠了,连大学生都不放过”“电视剧一般的剧情,没想到真实存在”等诸多感慨。
这样的感慨或多或少代表了一些人的观点。在他们看来,“间谍”或许只是电视剧、电影里的概念。那么,在新闻报道中,这些传说中的“间谍”,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
涉世未深,赴台大学生被利用
新闻中,首先举例的就是台湾间谍对赴台大陆学生的全方面“围剿”和多角度渗透。
赴台大陆学生,历来是台湾间谍重点瞄准的对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大陆学生远离故乡和亲人,亟需关心和帮助,易给间谍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大学生通常缺资历、少阅历,社交经验不足,且防间保密意识相对较弱,极易落入间谍为其精心“定制”的陷阱。
当在异乡遇到帮助,甚至是爱情,可能会让这些大学生产生一种“幸运”的错觉,但这些“幸运”背后往往隐含着巨大的阴谋等待将大学生吞噬。
报道中,18岁的小哲,被比自己大16岁的女间谍许莉婷色诱控制长达3年,才获知对方身份;大陆学生在台湾学术活动受到热情帮助,原来是女间谍徐子晴从中斡旋……台湾军情局间谍人员通过各种伪装身份接近大陆学生,从知心姐姐,到热情好客的同学,或感情拉拢、或金钱利诱、甚至以身色诱,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学生们能够卸下防备,掉入陷阱,从而任其摆布。如若不从,他们便会拿出之前掌握的把柄,威逼利诱,迫使大学生能够继续为其服务。
这几起事件,一方面展示了间谍策反手段的不孔不入;另一方面强调了对大学生,尤其是专业敏感且即将出国(境)的大学生加强防间保密教育的重要性。案例中很多情况下,大学生都是由于懵懂无知而遭利用。这也提醒有关部门,还要深入推进保密法治教育进校园,将保密法治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保密法治意识。
利字当头,公务人员遭策反
《危情谍影》公开的案例中,除了触目惊心的策反大学生案件,还有两起案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就是两位政府公务员先后被策反。
在大多数人眼里,境外间谍虽然重点瞄准我政府公务人员,但这些群体有着稳定的收入,且都接受过严格的防间保密教育。想要诱骗、拉拢和策反他们,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但在新闻中,国家某部委公务员小丁和某重要机关工作人员黄大哥这两位公务员,却先后拜倒在台湾间谍的“温情”、利益攻势之下,铤而涉险,一步步滑向了出卖国家秘密的深渊。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自己的“保密弦”变得松弛,对保密原则的坚守随之松懈。小丁和黄大哥,作为国家公务员,参与国家公务,都是经过组织严格考察、单位悉心培养的业务骨干,却连起码的保密意识都没有,仅仅为了个人私谊、金钱利益,在台湾间谍的引诱下,竟牺牲国家利益,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实在是损人害己,可悲可恨。这一方面要求有关机关要继续加强对涉密人员管理,严字当头、全面覆盖;也再一次提醒我们的有关公务人员、涉密人员,要夯实理想信念,增强保密常识和敌情意识,坚守住自己的价值观,时刻牢记“保守机密,慎之又慎”,决不能泄露国家秘密,成为国家的罪人。
严密防范间谍渗透活动
除了这次新闻集中报道的数起间谍案件,近些年,时常有涉及台湾间谍活动的案件披露。2017年,苏州检察机关起诉马亮亮、梁鑫向台湾提供军事情报案就曾经引发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二人2016年在河北保定打工期间,被台湾间谍吴荣同勾连策反,通过邮箱,利用曾在武警北京总队服役的便利条件,搜集并向吴荣同传送了武警部队训练、部队及军工企业内部的相关军事情报。最终被国家安全机关逮捕,受到法律的制裁。
国家安全无小事,在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看上去是“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但实际上,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期,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正不断加大对我国的间谍渗透力度。在我们所看不见的地方,敌我之间窃密与反窃密、间谍与反间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直在悄然进行着,甚至有可能就发生在你我的身边。
这也对我们提出了要求: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增强保密法治意识,切莫一步走错,悔恨终身。特别是涉密人员更要当心,切莫泄露工作单位相关信息,以免引火烧身;警惕无缘无故的恩惠,拒绝免费提供的午餐,切莫为了陌生人给予的蝇头小利犯下大罪;对于亲戚朋友提出的帮忙请求,也不能麻痹大意。切记:保密就是保国家安全,就是保家庭幸福,就是保个人前程!
来源:保密观微信公众号
供稿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