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省科协九大代表、信阳市科协代表刘祥臣
刘祥臣研究员,是信阳市农科院的一名农业专家。十多年了,他带领“豫南稻区再生稻高产高效技术”课题组克难攻坚,为再生稻技术在豫南稻区形成产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年在信阳市的科技大会上,他作了“一片丹心终不改两度稻香话丰年”典型发言。下面是发言的几个关键点,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奋斗轨迹。
一、坚持问题导向,让研究课题“接地气”
现在有一句时髦话,叫做“市场导向”。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而言,在科研课题选题立项时,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凭空想象”、“为研究而研究”。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农业有其特殊的地域性,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可谓“一抓一把”,不愁没有问题可供研究、攻克;二是如果研究的问题没有现实性、不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成果一旦成熟以后,就难以迅速转化、产生现实生产力。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以后,市委、市政府安排信阳农科院牵头试点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10月,刘祥臣在固始县做了一次种粮大户生产经营情况调研,结果是参会的10多个“老板”,没有一个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赚到钱”(当时土地流转价格约500元/亩)。商城县李集镇兄弟米业董顺笔老板为了弥补亏损,还在自发地探索“双季稻”。这种现象促使刘祥臣深深思考:一方面我市淮河以南稻区很多地方常年只种一季稻,土地利用时间只有180天左右,其它时间田地“撂荒”,造成了大量光热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大批“老板”因种植不当在赔钱。问题就是研究导向、问题就是对科技人员的挑战、问题就要体现出农业科技人员的担当。怎么办?他们通过理论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是:信阳市自然条件可以发展“再生稻”。于是,从2009年开始,刘祥臣带领的课题组向再生稻技术发起了冲锋:没有试验地,就去挤、去改(改造烂泥坑)、去“赖”(借了不还);没有试验经费,就到处“化缘”。克服种种艰辛,“十年磨一剑”,终于结出硕果:2018年全市再生稻发展到8.4万亩,每亩比种一季稻至少增收500元以上;2019年有望突破20万亩,已经实现了全市8县2区示范种植全覆盖,“信阳再生稻优质大米”品牌正在持续叫响。商城县水稻48万亩,2019年再生稻种植面积有望突破7万亩。更为重要的是:再生稻已经开创了信阳水稻种植新模式,他们这些人正在成为历史的开创者!回顾信阳市再生稻十年发展历程,没有当初的“选题正确”,就不会有今天的“迅速推广”。
二、坚持尊重规律,让科研课题“有生气”
刚开始研究再生稻技术的时候,他们不是在“零”的起点上开始,而是在“负”的起点上进行。因为有人讲:上世纪70年代,信阳市发展过再生稻,当时亩产只有十几斤。得出的结论是:“信阳不适合发展再生稻”。果真如此吗?“迎接挑战”,是科学家的“宿命”;“敢于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宽容失败”,是科研成功的“沃土”。理论上可行,不代表现实可行。大家的种种怀疑,恰恰就需要他们一个一个找出“答案”。比如,在信阳市“水稻育秧能不能早播”、“豫南稻区再生稻播种什么时间最合适”等问题上,他们顶着了压力,通过一系列试验,找出了规律、得出了结论。他们的研究结果受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同行们的重视和点赞。实际上早在2013年,豫南稻区再生稻技术研究在试验田里已经有了初步突破,《信阳日报》社得知这一消息后,希望予以报道,但被他们婉拒了。原因只有一个:不想在有预设结果、有压力的情况下开展研究,他们需要创造出一个“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他们制定了研究计划和作了详细的技术路线图,直到2015年才把各个单项项研究结果进行了初步合成,当年试验田再生稻产量就达到了946斤/亩,引起了省市专家组的惊叹,信阳农科院也在当年以《简报》形式向市政府作出了汇报。
三、坚持研推结合,让科研课题“沾灵气”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所以,他们在研究再生稻技术过程中,就特别注重边研究边示范,研与推相结合。一方面通过示范,理论不断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不断发现问题、不断修正科研方向“不跑偏”;另一方面,可以吸收广大农民的先进经验,让他们的科研不断受启发“有灵气”。早2013年,我们在罗山县周党镇、固始县南大桥乡开始小面积示范再生稻,当年取得了“小成功”,但也发现不少问题;2014年经过调整后扩大在罗山、固始、商城示范,既取得了成功,也学到了更多的经验;2015年以后逐步向全市8县2区展开,今年已消灭了空白县区。实事求是地讲,有很多创新,是示范以后“农民带着他们走”。如3月上旬进行小拱棚湿润育秧问题,他们没敢做,商城县、光山县的农民先“闯”出来了。如“早春大棚双膜育秧模式”、“水稻暗化育秧技术”、“基质法育秧技术”等,都是基于农民的创新和实践,他们再加以总结和推广,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创新英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汲取众多的创新型思维,就不会有重大的创新型成果。所以刘祥臣喜欢经常下去,而且深入到田中间去,和基层科技人员交流,和农民交流,吸取农民的新鲜经验和做法,思考存在的问题和要攻克的“难关”。
四、坚持使命担当,让科研课题“现大气”
有一句话,叫做“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争取为中华民族振兴多作一份贡献,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刘祥臣常讲: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要为农民分忧,为地方克难,为国家贡献,这是应尽的天职。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农村土地需要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这是发展的大趋势。但种粮大户流转土地实行规模生产后出现“亏本”,这种模式就不可持续。他们研发新技术让他们“扭亏为盈”,现在一大批农村“小老板”们通过种植再生稻“发大财”,进而带动农民增收,这就是“为农民分忧”的具体体现;地方需要支柱产业,把好吃、好卖的“再生稻大米”品牌“打出来”,把“信阳是我国最好的籼米生产区”这一优势发挥出来,为信阳再添一块“金字招牌”,这就是他们“为地方克难”的具体体现;国家需要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我们就研究出能利用地方自然资源、对环境友好型的新技术,在同样大的地块上产出更多的优质粮食,这就是他们“为国家贡献”的具体体现。
再生稻技术研究和推广,只是刘祥臣和他带领的团队从事科技的一个缩影,“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他们乘国家重视科技人的东风,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供稿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