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专题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 大会文件

高举伟大旗帜 凝聚创新力量 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贡献

来源: admin 时间: 2019-04-29


(2019年4月24日)

曹奎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科协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载体、搭平台、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团结带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同心共筑中国梦,争先进位谋出彩,展现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担当新作为,为谱写新时代河南工作更加绚丽的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现在,我受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回顾


五年来,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在省委坚强领导和中国科协有力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改革部署,建载体、搭平台、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拓展提升科协工作,积极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团结带领全省科技工作者进军创新发展主战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五年是党的群团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工作和群团改革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央、省委召开了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和推动群团工作的重要文件。我们围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组织提出的“一呼百应”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群团工作部署,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思想政治引领作用显著增强,联系科技工作者平台载体更加丰富,影响力号召力进一步彰显,夯实了党在全省科技界的执政基础。

——这五年是我省科技工作者乘势而上奋发有为的五年。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提出的“四个着力”、打好“四张牌”等重大要求,以及打赢三大攻坚战、推进“三区一群”建设等决策部署,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凸显了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

——这五年是我省科协组织功能持续强化和彰显的五年。王国生、陈润儿等省领导多次调研指导科协工作,出席科协重要活动,对科协工作作出批示。我省先后出台了《河南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河南省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启动建设13.04万平方米、投资20.37亿元的省科技馆新馆,科协工作条件更加优化,科协组织活力持续释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这五年是我省科协工作拓展提升亮点纷呈的五年。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助力科技工作者成才成长,大力促进学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科普工作转型升级,促进全民科学素质跃升,凝聚科技工作者智慧服务科学决策,打造了“一市一品”产业技术大会、科普信息化工程、院士专家智库论坛、流动科技馆巡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工作品牌。学术助力产业发展、科普信息化、省院合作、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反邪教协会组织建设、医疗卫生机构科协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老科协工作和全省改革、防范处理邪教、机关党的建设等百余项表彰奖励,河南科协工作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全省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得到新加强

坚定政治定力,始终保持科协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的政治属性,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全面落实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改革精神,紧扣强“三性”、去“四化”要求,对科协工作进行再思考再定位再谋划,自觉把党的群团部署落实到科协工作中。增强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常委会议、全委会议、读书班、培训班等形式,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全会精神,提高站位,拉高标杆,部署开展“转、比、创”活动,努力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作出科协贡献。

强化政治引领,团结带领全省科技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政治引领。开展“迎接党的十九大 学会党建走在前”主题活动,召开“砥砺奋进跟党走”大型学会党建论坛,举办多期培训班、报告会,开设网站专题,组织全省科技界学习十九大精神,着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河南日报设立“河南科技界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声”专版,从科技工作者600余篇学习感悟中择录刊发,鲜明发出全省科技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心声。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强化政治引领。通过召开高规格的全省科技界座谈会、举办专题培训班、全委会议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和“科技三会”、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精神,在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刊发一系列学习体会文章,引导全省科技工作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投身世界科技强国和创新型省份建设。以科技社团党建强化政治引领。报请省委组织部批准设立省科技社团党委,向所属140多个学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推动学会建立党支部,指导开展主题演讲、微型党课等各具特色的学会党建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政治引领。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报告会、主题班会、学术沙龙等,引导科技工作者恪守科研诚信、优化学术环境。以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载体,召开创新争先表彰大会,宣传德学双馨科技工作者,举办科技工作者音乐诗会、最美科技人物展播等活动,引导科技工作者传承中国科学家精神,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强化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党的主题教育,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党员赴井冈山、遵义、兰考、红旗渠干部学院和浙江大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党性教育。认真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组织学习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力配合省委巡视组对省科协开展专项巡视,高质量抓好整改工作。支持综合派驻纪检组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监督。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我省贯彻落实办法,坚决反对“四风”,大兴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干事创业之风,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大力拓展和创新科协人才工作,联系服务凝聚科技工作者能力和水平实现新提升

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步伐加快。采取多种形式深化建家交友,使科协组织与科技工作者联系得上、服务得准、凝聚得起来。建立健全经常性联系机制,成立“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专家团和科普专家讲师团、“百千万科普工程”专家团队,参与专家达21万余名,经常参加科协活动的科技专家和科普志愿者达18万余人。大力推进“网上科协”建设,加强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和APP客户端建设,建成有影响的新媒体10个,关注人数超过30万,打造了科协系统新媒体传播矩阵。建成学会、科普、智库、人才项目申报等20多个网上服务平台,拓展了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信息化渠道。健全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机制,聘请专业律师组成法律咨询服务团队,为全省科技工作者提供线上法律咨询与维权服务。

学会学术交流更加繁荣活跃。全省各级科协及所属学会共举办15万余场学术活动,90多万人次科技工作者参与。实施学术活动质量提升工程,资助支持100余项重点学会学术项目,联合举办2018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中国智能制造高端论坛等30多场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活动,组织研究并发布了铸造、城乡规划等全省学科与产业发展报告。联合举办三届河南省学术与产业发展年会,搭建了多领域、广参与、综合性的学术活动平台。接待港澳台及国外来豫交流团组9个,组织赴外考察交流团组11个。全省学会和省辖市科协积极举办学术年会、学术金秋等活动,成为本学科领域和地方的标志性学术交流品牌。

科技人才宣传表彰与举荐更有影响。落实院士遴选制度改革部署,做好院士候选人推选,2015年我省3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我省15人获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资格,均创历年新高。推荐我省科技工作者参加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奖项评选和中国科协“双百座谈会”等活动,评选表彰我省创新争先奖、中原青年拔尖人才、青年科技奖、自然科学学术奖、科普成果奖。大力宣传科技人才,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我省优秀科技人物和创新团队800余人次,编辑出版《奋斗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战场的河南科技工作者》蓝皮书,推荐我省老科学家先进事迹在央视播出,营造重视科技、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各全省学会和省辖市科协开展科学技术奖、优秀青年工程师奖、科技女杰、创新争先奖等评选表彰,助力科技工作者成才成长。

科技人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把人才服务摆上重要位置,承担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3项牵头任务和14项主体落实任务,以院士联系服务、助力院士后备人才成长、中原青年拔尖人才评选、青年人才托举、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海智人才引进等为抓手,建成一批院士工作站、双创服务站、学会服务站、协同创新基地、海智工作站,获批成立我省首家中国科协海智工作基地,不断拓展和创新服务载体,构筑了多层次、立体化、广覆盖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

三、以创新机制和平台激活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市一品”产业技术大会为地方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活力。发挥联系全国学会“直通车”优势,瞄准市县产业发展需求,举办“一市一品”产业技术大会,把全国学会集聚的创新资源引到河南、引入企业,加快地方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联合10多个省辖市,引进全国学会20余家,举办产业技术大会20多场,涉及石油化工、橡胶轮胎、智能制造、超硬材料等产业。柔性引进院士38位、知名专家400多名,建立联合研发机构4个,引进项目106个,项目金额408亿元,构筑了招才、引智、引商、交流、合作的综合型常态化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了学会专家与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的经常化联系,加快了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的高效融合。

“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为学会助力高质量发展拓宽途径。以“百家学会服务百个产业园区”和“万名科技专家助千企”为载体,把学会专家和成果引入产业园区和企业,激活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共组织99家全国学会、429家省市级学会、4500余名专家(其中院士59名),与园区、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协议651项,开展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312项,解决企业科技需求1300多项,向全省2800多家企业推送专利技术,组织技术创新方法宣讲125场,3个省辖市被中国科协确定为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5个省辖市建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为全国学会和全省学会专家与地方党委政府、企业和园区搭建了供需对接、多方共赢、推动创新发展的平台。活动图片入选由中宣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以“省院合作”为平台引进院士专家高端智慧。提请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续签了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院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挂牌成立,引进院士团队助力我省产业创新发展。以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等为平台,组织开展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院士行等活动。围绕生物医药发展、硅材料及光伏产业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等主题,组织11次院士中原行活动,120名院士参加,覆盖10个省辖市,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以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和科技扶贫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落实省政府部署,牵头实施“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创新“两依托”模式(依托科协系统科技人才资源,依托农技协领办人作为参训带头人和后续培训教师)和“四位一体”目标(农技协+农村电商培训基地+农村电商示范商铺+科技扶贫基地),通过加快农技协转型升级做强做优种植业养殖业,将农技协打造成常态化的农民培训基地,依托农技协和科普基地建成示范性的电商商铺,服务特色农业发展;通过吸纳周边贫困户加盟、产业带动等方式,助力精准脱贫,建设区域性、常态化、接地气的科技扶贫基地。建成300个农村电商培训基地,培训电商技能人才3万人,建设电商示范店铺436个,电商科普受益37.2万人,1.6余万名贫困人口实现创业、就业和增收。联合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组织动员全省4954名科技人员,送科技到贫困县贫困村,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讲座5000多场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000多项,助力4.9万名贫困人口增收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内生动力。

四、持续构建普惠共享的现代科普体系,服务我省全民科学素质提高迈上新台阶

我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在全国位次大幅跃升。健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保持了自上而下较为完整的科学素质工作体系。提请省政府印发了我省“十三五”纲要实施方案,推动各级政府逐级签署目标责任书,开展了纲要实施工作考核评估与督导检查。根据中国科协抽样调查结果,2010年、2015年和2018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为2.30%、5.59%、8.04%,呈现快速提升趋势,位次从全国第22位跃升至第14位,厚植了创新型河南建设沃土。

以科普信息化为牵引构筑普惠共享科普体系。“科普信息化工程”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到人。在37个县(市、区)建设科普信息化网络,依托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和高校创作基地,制作群众和产业发展所需的节目,定时播送种植养殖、现代农业、健康、文化等节目,每天累计播放20万分钟,直接受益群众420万人,辐射近千万人口,让科技之光照亮千村万户。与移动音频平台合作,将“科普之声”广播节目搬上网络,辐射全国。“百千万科普工程”推动科普常态化。组织科普专家1.8万余人,选聘200名首席科普专家,组建科普专家服务团,发展科普志愿者12.8万人,开发科普资源2200多项,开展上万场次“科普五进”和精准扶贫、科普文化进万家、领导干部大讲堂等活动,900余万人次受益。“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建成了遍布基层的科普新载体。在社区、乡村、校园建成科普中国e站2000多个,每天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子显示屏向公众播放科普节目时长超过10万分钟,将优质科普资源定向精准送达目标人群,成为基层公众信赖的科普资源库和新阵地。“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构筑了广泛覆盖的基层科普服务网络。359个农技协、234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314名农村科普带头人、163个科普示范社区、130个优秀科普示范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先进县(市、区)受到表彰奖励,获中央和省级奖补资金1.25亿元,促进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基层科普服务网络。建成了更加健全的科普示范体系和科普阵地。创建27个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27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25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拓展城乡科普服务阵地,建成452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建设21个现代农业科普园和20个社区科普基地,全省农技协组织达7900多个,援建新疆哈密市32个室外LED科普宣传屏、18个基层科普服务站。

以省科技馆新馆建设带动全省科技馆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凝聚专家、专业机构和相关部门智慧力量,高质量推进省科技馆新馆建筑工程和展教工程建设,努力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复合型科技馆。带动形成我省三级科技馆建设热潮,全省建成开放科技馆13座,在建和拟建科技馆24座,建成14个农村中学科技馆。积极争取中国科协支持,新增配发34辆科普大篷车,全省科普大篷车行程35万公里,640万人次参与,把科技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创新开展“科普大篷车走进大别山走进贫困县”活动,覆盖大别山区5个贫困县115所乡镇中心学校,23万多名中小学生参观体验。申请中国科协免费配发23套流动科技馆展品,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实现了第一轮巡展县域全覆盖,第二轮巡展完成70个县区,累计超过1200万人次参观体验。参与中国数字科技馆共建共享,高质量完成23个专栏建设。

面向重点人群的重大科普活动影响力显著提升。围绕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协同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下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防范邪教宣传月、高校科学营、院士报告会等主题科普活动9.5万场次,1.2亿多人次参与。我省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数量,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参与人数,高居全国第一位,带动科普活动覆盖面更大、参与度更高。

五、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建设,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支撑力得到新彰显

高位谋划和强力推进科技智库建设。以党委政府关注、科技相关为基本原则,打造院士专家智库论坛、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科技智库课题研究、科技工作者建议征集等四大工作抓手,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问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组成专家团队,开展基础调查、智库论坛和对策研究,以科技工作者集体智慧服务科学决策、推动创新发展,入围中国科协科技智库建设方阵。

院士专家智库论坛成为中原高端智库品牌。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大力支持下,先后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河南战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发展、大气环境与绿色发展、人工智能与河南产业转型发展等10期“聚焦中原”院士专家智库论坛,150多名院士专家参与,呈报了10多份高质量决策建议,被省委省政府列入“中原高端智库建设规划”。

高水平工程科技区域智库服务我省重大发展需求。积极争取中国工程院支持,将我省列入首批共建战略研究院省份,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揭牌成立,搭建了高层次的公益性学术研究和工程科技区域智库平台。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关切和我省创新驱动发展重大需求,征集首批咨询研究项目,组织院士团队开展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河南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取得重要成果。开展了历时15个月的全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出版了45万余字的《河南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客观反映了现阶段我省科技工作者队伍状况,测算分析了我省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与结构,对加强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与优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服务党政科学决策的抓手更加丰富。瞄准河南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遴选开展了我省科技人才流动状况、环境污染治理等80余项课题研究,为打好“四张牌”、建设“三区一群”等建言献策。接受中国科协委托,开展了“双创”政策落实情况、基层公共医疗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等第三方评估。受省财政厅委托,开展了省财政基本科研费绩效评价。60多家全省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80多项,成为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重要提供者。

六、着力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呈现新局面

全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扎实推进。按照省委审定印发的《河南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梳理分解4方面37项改革任务,坚持强“三性”、去“四化”,蹄疾步稳推进改革,制定出台一系列改革文件和措施,省科协改革任务圆满完成,省辖市和近80个县区出台科协改革方案并扎实推进,学会治理结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建成一批能负责能问责的现代科技社团。

基层科协组织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联合出台意见加强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医疗卫生机构科协和反邪教协会建设,新成立高校科协29个,新建立大中型企业科协130多家,成立医疗机构科协13家,反邪教协会实现了对市县、省管高校的全覆盖和重点企业的基本覆盖。开展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吸纳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三长”进入县乡镇科协领导机构兼职挂职,破解基层科协“四缺”问题,增强基层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科协干部队伍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全省学会工作人员专职化、办事机构实体化、工作方式信息化、工作内容品牌化建设扎实推进,学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加强业务培训,引导科协干部队伍争先进位、担当作为,争做出彩河南人,用一个个岗位出彩汇聚成科协工作的“多彩”,用一项项工作出彩凝聚成科协工作的“浓彩”,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增光添彩。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坚强领导和中国科协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科协人拼搏奉献、辛勤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向关心和支持科协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工作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是全省科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团结带领全省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是全省科协组织肩负的重要政治责任;动员组织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是全省科协工作的时代使命;强“三性”、去“四化”,提升“四服务”能力,是全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目标所在;建载体、搭平台、创新体制机制,是全省科协工作拓展提升的实现路径;不断提升科协组织履职能力,是全省科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省科协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新时代科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加深,桥梁纽带作用发挥还不完全到位;联系、服务、凝聚科技工作者的手段和途径还不够丰富,与科技工作者不亲不紧的问题还没有完全破解;市县科协和全省学会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层科协组织条件保障还比较薄弱;科协系统干部队伍的思想观念、能力素养、工作方法、工作作风与新任务新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要高度重视,通过纵深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各位代表,同志们,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经济结构。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途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为新时代科协组织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和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准确把握科技创新与发展大势,深刻分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作出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和人才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3月18日省委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强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同心共筑中国梦、争先进位谋出彩,谱写新时代河南工作更加绚丽的新篇章。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去年全省科技界座谈会上勉励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珍惜历史机遇,担当新时代重任,在推动科技创新、增创发展新优势、引领河南高质量发展上立新功,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贡献。中国科协对标中央要求和新时代发展新趋势,确定了“1-9-6-1”工作布局,发布了《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和《中国科协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确立了新时代科协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赋予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级科协组织新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中国科协部署上来,砥砺前行,奋力出彩,努力开启新时代全省科协工作新征程。

根据新时代全省科协组织担负的新使命,对今后五年全省科协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改革部署,认真落实中国科协“1-9-6-1”工作布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四服务”职责定位,守正创新,接续奋斗,打造有影响、有实效的科协工作品牌,团结带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加强科技供给,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科技创新篇章。

二、总体要求

增强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和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责任担当,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主线,以提升影响和实效为着力点,以打造品牌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党建为保障,建载体、搭平台、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政治引领、人才服务、学会学术、科学普及、科技智库和自身建设水平,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推动科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联系、服务、凝聚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谱写新时代河南工作更加绚丽的新篇章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三、主要目标

——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以科技工作者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显著增强,一大批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逐步建成。与科技工作者广交朋友,直接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制度和机制更加完善,了解和反映科技工作者需求的途径和渠道更加畅通,助力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成长成才、创新创业、建功立业的平台更加丰富。把眼光投向基层,力量配置到基层,形成为基层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好事的良好生态,让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组织亲起来、紧起来,把各级科协建成科技工作者依靠和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更好地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工作提出的“一呼百应”要求。

——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抓手进一步健全。履行好在科技界举旗帜、聚人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使命任务,引导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实施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领行动,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坚持学、思、践、悟相贯通,知、信、行、果相统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引导科技工作者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同心共筑中国梦,争先进位谋出彩。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维护良好学术风气、传承优良学术道德,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和模范。实施好“党建强会”计划,把思想政治引领融入学会活动,丰富学会党建形式和内容,着力打造学会党建工作品牌,实现科技社团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范围进一步拓展。坚持组织活动请科技工作者一起设计,部署任务请科技工作者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科技工作者一起评议,巩固和拓展通过学会学术、科学普及、人才服务、科技智库、表彰奖励、项目评审等活动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渠道。加强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搭建会员注册网络服务平台,支持全省学会开展会员注册制试点,鼓励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医疗卫生机构科协开展会员注册。探索吸引体制内外科技工作者进入科协组织、经常性参与科协工作的渠道,用活跃便捷高效的网络粘合器把科技工作者紧紧联系起来,形成科协组织和科技工作者紧密联系、有效互动的体制机制,力争实现科协组织和服务对全省各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覆盖。

——全方位多层次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形成。履行育才引才荐才用才重要通道的职责,主动对接全省人才工程,提升院士遴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中原青年拔尖人才”评审、青年人才托举、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海智计划、创新争先奖、青年科技奖和自然科学学术奖评选表彰等人才服务工作,探索实施院士后备人才专项扶持计划,加大技能人才、科普人才联系服务力度,彰显科协组织在人才强省建设中的新担当新作为。坚持培育、表彰、宣传、举荐并重,构筑科协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助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生态,科协人才服务覆盖面显著提高,在人才工作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紧扣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动员组织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中当先锋、做主力,着力突破“卡脖子”的关键科技问题,把论文写在中原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到创新发展的实践中。以学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引进全国学会创新资源、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导向,打造“一市一品”产业技术大会品牌。以服务企业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为目标导向,继续深入实施“百千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通过引进全国学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创新方法宣讲、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培训企业科技人员等途径,拓展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国家级和省级创新驱动示范市(县)、示范学会的建设水平和成效。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这一重大部署,实施“科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开展“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建好现代农业科普园,全面完成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和科技下乡常态化,加速农技协转型升级,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乡村倾斜,引导农村居民科学生产、健康生活、可持续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在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中实现农民群众美好梦想方面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瞄准我省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产学联合体,组织开展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院士中原行、创新方法推广等活动。

——学会学术交流层次与质量进一步提高。深入实施学术活动质量提升工程,优化学术会议结构,培育学术会议精品,促进全省学术交流繁荣活跃,推动我省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结合我省学科和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引进一批国家级、国际性学术会议来豫召开,提升我省学术交流层次和国际化水平。把两年一次的河南省学术年会升级发展为“河南省学术与产业发展年会”,提升其服务企业、行业科技创新的功能,打造成我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在全省科技界和产业界最有影响力的科技盛会。支持全省学会和省辖市科协面向学术前沿,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学科领域和区域性的学术活动品牌。

——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意见》,加快科普工作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构建联合协作、普惠共享的新时代全社会科普大格局,实现2023年末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3%的目标。巩固提升“科普信息化工程”和“百千万科普工程”,深入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拓展“互联网+科普”新途径新载体,协同打造全国科普日、青少年科技教育、防范邪教宣传月等一批重点科普活动品牌,建成100个科普信息化试点县(市、区)、100个现代农业科普园和100个社区科普基地、300个全国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信息化、常态化、社会化水平显著提升。

——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成果进一步显现。建好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打造高水平的区域工程科技智库,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关切和我省创新驱动发展重大需求,组成院士团队开展项目课题研究和产业服务,形成一批决策建议,助力河南高质量发展。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全省学会建设一批科技智库基地,构筑小中心、大外围的科技智库体系,定期形成面向未来、面向产业的智库成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区一群”建设、打好三大攻坚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提供决策建议。健全科技智库成果呈报机制,每年向党委政府呈报有前瞻性、针对性的科技工作者建议,更多高质量智库成果进入各级党政部门决策程序,支撑和服务科学决策的能力显著增强。

——全省现代科技馆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开展现代科技馆体系创新行动,建立完善以实体科技馆为依托和基础,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拓展和延伸,辐射基层科普场馆的现代科技馆体系,实现科技馆公共服务基本覆盖。聚各方之力,集专家之智,努力确保“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省科技馆新馆2020年建成投用,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科学传播中心、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科普教育基地、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创新实践基地、促进创新型河南建设的科技交流基地。协同推进市县实体科技馆建设,推动建设和发展一批地方、产业特色鲜明的专题科技馆和行业科技馆,开展流动科技馆巡展进校园、科普大篷车“上山下乡”行动,把科技馆公共服务送到孩子中间、群众身边。

——科协组织凝聚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按照中央书记处“六个哪里”的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科协组织向企业、高校、农村延伸,高校科协实现本科院校全覆盖,企业科协、医疗卫生机构科协、反邪教协会组织建设进一步拓展。深入推进“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行动‘3+1’试点”工作,构建吸纳“三长”长效机制,推动“三长”有效履职,推动县乡科协能力建设实现新突破。完善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面向基层和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志愿服务机制,探索将科协工作和科技元素更好融入区域化党建平台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融入农村党支部建设,做好中国科协党校河南省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形成一批有影响、有实效的科协工作品牌,科技工作者参加科协活动的积极性显著增强,参与人数明显增多。

四、保障措施

——着力提高党建水平。坚决落实党对科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科协工作,坚决贯彻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改革部署,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贯彻落实到全省科协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党的建设高质量”要求,突出政治建设,注重抓好根本建设、基础建设、长远建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引导科协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开展“智慧党建”行动,统筹加强机关党建、意识形态、文明创建、制度建设、绩效管理、平安建设等工作。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三股劲”,巩固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效,坚持不懈反“四风”,把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为科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着力强化改革创新。牢固树立以科技工作者为本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把全省科协系统深化改革进行到底,着力破除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着力打通改革的“堵点”和“痛点”,以鼎新带动革故,推动全省科协系统进一步改出精气神、改出新活力。深入开展“转、比、创”活动,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加快“四服务”由虚向实的变革提升。加强科协系统协同,积极引进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资源,引导服务资源下沉和精准落地,推动科协工作从重活动规模向重质量品牌转变,从条块分隔、资源分散向协同联动、点面结合转变,全面提升全省科协系统服务能力,让全省科技工作者享有更深切的获得感。

——着力推动信息化建设。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把信息化作为拓展提升科协工作的有力引擎,思考“未来已来”,积极了解互联网、学习互联网,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全省科协工作信息化水平。落实“智慧科协”建设工程部署,积极运用云计算、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工具,汇聚人才、学术、科普、智库大数据,激活全省科协组织、学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信息节点和分享功能,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及跨界创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提高网上工作本领。打造开放融合、互动共享的网上综合社区,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开展学术交流、成果交流、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的社交服务网络平台,更好服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着力加快专业化建设。围绕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群团工作部署,对标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中国科协“1-9-6-1”工作布局,加强全省科协系统干部专业知识、专业精神、专业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全面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涵养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培养一批热爱科协事业、熟悉科协业务、掌握科协发展规律的干部队伍,提升全省科协组织人力资源的职业化水准。推进全省学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职业化建设,鼓励支持学会聘任专职工作人员,推进学会秘书长职业化,逐步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学会专职工作人员队伍,提升学会工作专业化水平。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增强服务全省科技、科普和科协事业发展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着力拓展国际化平台。围绕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陆开放高地、郑州航空港、国际陆港、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建设,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持续深化国际民间科技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开展“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推进我省与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积极联合全国学会,围绕我省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需求,在豫举办全球或区域性学术交流活动、产业技术大会,推进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智工作基地和工作站建设,在推进开放创新中有更大作为。

——着力建设高素质科协干部队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的要求,实施科协干部素质提升行动,五年内对全省科协干部轮训一遍,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加快形成与岗位相匹配的政治素质、理论功底、业务能力。突出实干、实绩、实效的导向,健全崇尚实干、争先进位、担当作为的正向激励体系,营造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良好环境。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激励每一名干部职工拉高标杆、勇争一流,把“四服务”做实、做优、做强,更多工作走在全省群团组织和全国科协系统前列。

各位代表,同志们,宏图引领发展,创新决胜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科协指导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服务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全省科协工作新征程,团结带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勇做新时代追梦人,争做新时代出彩河南人,为谱写新时代河南工作更加绚丽的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释:

【1】“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4】“四个着力”: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5】“四张牌”: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6】“三大攻坚战”: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7】“三区一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

【8】“科技三会”:2016年5月30日—6月2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9】焦裕禄同志“三股劲”: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

【10】“四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11】中国科协“1-9-6-1”工作布局: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一条主线,以智库、学术、科普“三轮”驱动,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三化”联动,外向拓展、纵横融合、网络活跃“三维”聚力,推动组织重构、流程再造和格局重塑,着力推进凝心聚力工程、智汇中国工程、学术引领工程、科普品牌工程、科技外交助力工程、数字科协工程等6项工程,为科技工作者办一批实事。

【12】“海智计划”: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

【13】“3+1”:“3”指吸纳“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进入县乡镇科协领导机构兼职挂职、发挥作用,“1”指加强上级科协指导。

【14】“六个哪里”: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有科协组织,建家交友活动就开展到哪里



供稿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