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工作动态 学会工作动态

省城科会与河南广播电视台新农村频道组团赴西平县开展传统村落暨乡村振兴调研

来源: 河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 时间: 2019-09-04

     2019年9月4日,省城科会联合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文旅中原》栏目组组团,赴西平县杨庄乡仪封村就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振兴等内容展开调研。省城科会副秘书长田伟华、河南广播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文旅中原》栏目总制片人张慧珍、制片人黄国胜,西平县杨庄乡乡长武星、副乡长康秀娟等领导参加调研。

1567606371357372.png

                                                                                                              村民表演自编自演的铜乐和舞蹈
  村支书刘德平介绍,西平县杨庄乡仪封村是一个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集镇。据考证,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周游列国时,曾两次路过仪封,并在仪封设坛讲学。2016年被住建部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
  据专家介绍,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2012年9月,经传统村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传统村落的主要特点是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饱含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传统村落的建筑不同于古建,古建属于过去时,乡土建筑是现在时的。传统村落不是“文保单位”,而是生产和生活的基地,是社会构成最基层的单位,是农村社区。传统村落的精神遗产中,不仅包括各类“非遗”,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并使村落传统厚重鲜活,还是村落中各种“非遗”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

      调研中,专家们实地勘查了万泉河上清咸丰年间重建的石桥和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

  据随行的杨庄乡乡长武星同志介绍,西平县素有“城东喇叭、城西铜器”之说。民间大铜器是一种独具风格的闹年器乐,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民间大铜器是仪封村群众参与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仪封村有一半以上的人爱打大铜器和表演民间舞蹈。热情好客的村民专门为调研专家一行表演了自编自导的铜乐和舞蹈。

1567607266318357.png

                                                                                                                                            在村里实地勘查
  在与乡村领导座谈中,宾主双方针对仪封村的传统村落保护项目规划建设和乡村振兴总体设计进行了广泛交流,一致认为,要结合仪封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从顶层设计、专家志愿服务、总体策划及后期推介等方面进一步研讨探索,为仪封在新时代取得更大发展贡献各方智慧和力量。

1567606595679917.png

                                                                                                                                                还在使用的古石桥(桥墩)

                                                                                                                                                                                                                         (供稿:危莉敏)

供稿人:河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