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专题 6.9国际档案日宣传 档案知识

档案相关知识

来源: admin 时间: 2020-06-08

  1.什么是档案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靠语言表达和交流思想和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复杂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人们创造了“结绳”、“刻契”等记事方法。结绳与刻契可以说就是档案最早的起源。

  我国目前最古老的档案是甲骨档案。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时期的甲骨刻辞。

  后期还有青铜铭文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以及今天所看到最多的纸质档案。“档案"一词最早出自清代杨宾的《柳边纪略》一书。近百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档案的形式日渐增多,出现了大量的照片、录音、录像、缩微、光盘档案等。

  2.中国档案名称的变化

  我国的档案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档案”一词的称谓,则是较晚才出现。档案在商代称为“册”,周代称为“中”,秦代称为“典籍”,汉魏以后称为“文书”“文案”,唐宋以后称为“文卷”“案卷”“案牍”,清代称为“档子”“档案”。

  3.档案工作者为何被称为“兰台人”?

  兰台,汉代宫内的档案库房,用以收藏地图、户籍等档案及图书,由御史中丞掌管,后世称御史为兰台,并派官员充任兰台令史。东汉时,班固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史,后世亦称史官为兰台。至唐高宗,改秘书省为兰台。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兰台”一词已成为用来泛指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工作的代名词,档案工作者也被称为“兰台人”。

  4.档案的种类

  根据档案的不同属性和科学管理的需要,可以将档案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按来源可分为国家机关档案、企业档案、名人档案等;按内容可分为行政档案、诉讼档案、科学技术档案等;按记录方式可分为文字档案、图形档案、音像档案;按时间可分为古代档案、近代档案和现代档案;按所有权可分为国家所有档案、集体所有档案和个人所有档案。

  目前在我国,通常将档案分为文书档案、科学技术档案、专门档案和声像档案。

  5.档案的作用

  概括地讲,档案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凭证作用;二是参考作用。对于一个具体单位或个人,档案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档案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历史的真实、全面的反映。

  ●档案是一个单位或个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

  ●档案是一个单位规范管理的基础。

  ●档案是我们积累和传播知识重要载体。

  ●档案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建立信用,在社会活动、生产经营等方面建立和利用信用体系,获得发展最有力的工具。

  ●档案还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建立历史记忆,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今世可以知古,后世可以知今”的重要素材。

  6.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

  通常所说的档案工作,是指档案室和档案馆所从事的档案业务工作,即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项:档案的接收和征集、整理、价值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利用服务、档案统计。也简称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编研、利用和统计工作。

  7.档案的保管期限

  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8.电子文件及归档

  我国档案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将电子文件定义为:“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现阶段电子文件一般有脱机和联机归档两种方式。脱机归档是将电子文件存入脱机载体后向档案部门移交归档保存。联机归档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将电子文件传输至档案部门归档保存。

  9.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哪些

  ●提供档案原件,可以设立专门的阅览室,也可以根据规定将原件外借。

  ●提供档案复制件,包括制发档案复制品,提供缩微胶卷(片),出版或印发档案文件汇编,在报刊上公布档案,举办档案展览。

  ●根据馆(室)藏档案内容制发档案证明,解答利用者咨询,编写档案参考资料,参予编史修志和撰写科研文章。

  10.档案的寄存

  档案的寄存,是公民个人或者集体组织委托档案馆代为保管档案的一种形式。寄存档案只是寄存人将该档案的占有权暂时交给档案馆,档案的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不管其寄存时间长短,所有权仍属于寄存者。

供稿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