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要闻聚焦

公民科学素质的标准是什么?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解读①

来源: 河南日报 时间: 2020-06-23

  “戴口罩可以有效阻隔病毒”“我们呼吸的氧气来源于植物”“婴儿的性别由父亲决定”……你能判断这些观点是对是错吗?对这些问题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每个人的科学素质。

  近日,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启动。那么,判断公民科学素质的标准是什么?6月22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科普中心主任张新华。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是衡量个人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一个进入新时代的人来说,科学素质的提升不仅能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也能使我们对待问题更加客观理性,应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张新华说。

  在专业调查中,专家主要使用公民科学素质指标来反映群体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它由知识和能力两个层面六个维度构成。在平时,我们判断一个公民是否具备科学素质,通常是指其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是否达标。

  其中,了解科学知识,指公民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技术概念、原理,了解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科技常识、术语,能读懂通俗的科普文章、解释基本的科学现象,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理解科学方法,指公民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判断和处理各种事务,包括能运用基本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决策、参与社会事务,熟悉、掌握并能处理科学信息资源,能识别社会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指公民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包括具有唯物论和无神论观念;在面对舆论冲击、宗教影响等各种社会现象时,能做到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反对迷信、抵御盲从;在处理日常工作和突发事件时,具有严肃认真、客观公正、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场对公众科学素质的大考,我们能够在抗疫中取得如此高效、全面的成果,与全民科学素质的飞速提升是密不可分的。”张新华表示,作为一位现代公民,只有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崇尚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将人生价值与社会发展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河南日报记者  尹江勇)

供稿人: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