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龙蛟站在他的黄芩种植基地里向记者介绍他的产业发展规划。
丹参,一种常见中药材,根茎通红,用量巨大。在河南省渑池县,有这样一位拥有丹参一样火红内心的人,功成名就之后返乡创业,靠种植丹参及其他中药材带领家乡的村民踏上了一条共同富裕之路。
他就是河南天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郜龙蛟。
致富不忘众乡邻 返乡创业做农人
郜龙蛟是渑池县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小时候家里穷,跟那时候其他农村孩子一样,逃离农村到城市里去生活,是他少年时的梦想。1993年他从河南中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医院里工作多年,之后他把握住市场机遇,下海经商做起了药品生意。在商海里摸爬滚打了20余年,靠着胆识和才干,终于事业有成,过上了体面的“城里人”生活。
郜龙蛟是一个重情义的人,自己富了,但家乡的贫困依然是他的一块儿“心病”。虽然富了之后,他会时不时的给予家乡一些资助,但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乡的贫困。2012年的一次偶然还乡,农村破败的村庄,乡亲们贫苦的生活,再次深深地刺痛了他。2013年8月,曾经把“走出去”作为自己一生奋斗目标的郜龙蛟,毅然放弃他优渥舒适的都市生活,回到了那个让他牵魂梦绕的家乡——渑池县天池镇东天池村,当起了一个“新农人”。
这一干就是7年。
创业艰难百战多 坚韧不拔终有获
渑池县天池镇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有“九岭十洼”之称。在深入考察之后,郜龙蛟把创业的方向放在了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的种植上。“中药治不治病,药材是关键。”长期从事医药行业的他,对此是深有感触的。
创业的方向选好后,郜龙蛟就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
2013年,他注册成立了河南天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办好土地流转手续后,当年10月他就花了20万元从山东买来第一批丹参苗,试种了141亩,谁知种下之后一周多都没有下雨,虽然带领人手提肓扛地一棵一棵地浇,但也只浇了一亩地,剩下的140亩全都旱死了。
2014年他从山东购买了一批丹参苗,一下子种植了3800亩,但三个月后疯长的野草全部遮住了丹参苗,他带领农户们用手拔、用撅头刨,手都磨出血了,却也根本无济于事。
一愁莫展的时候,他看到当地农户种植辣椒在地上覆上地膜防止杂草生长,他就如法炮制,还真收到了奇效。2015年采挖的时候丹参不但个头大、根条多、颜色好,每亩产量达到了500多公斤。
2015年时,他种的500亩丹参又因为遇到大旱,全都旱死了。这也让他后来下定决心投资800多万元修建了水利设施。
丹参丰收了,品质又好,原以为销路不成问题,郜龙蛟找到之前合作过的公司,得到的回答却是暂时没有计划,不能收购。新采挖的1000多吨丹参如果不及时卖出去,损失不堪设想。
永不服输的他当即前往安徽亳州药材市场寻找销路。在这里他见到了经营丹参生意二十年多年的张成红,起先对方因为自己种的丹参色泽太好而被怀疑染了色,拒绝收购,后来还是郜龙蛟的诚意打动了他。他拿着郜龙蛟种植的丹参样品去做了化验和检测,结果证明,郜龙蛟种植的丹参,颜色好、根条匀、丹参酮含量也高。当年郜龙蛟和张成红的交易额就达到了600万元。
这样的困难与挫折在他创业的过程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克服了种与卖的难题,郜龙蛟在返乡创业的路子越走越顺。他先后投资一亿多元,在渑池县天池镇建设了中药材标准化育苗和种植加工基地,先后流转土地7000多亩,购置了20余台套大型农机,种植丹参、白术、黄芩、红花等中药材,中药材育苗面积达一千余亩。探索出了“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带动了3000余户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在他的助推下,2019年渑池县中药材产值达到了5亿元。
当地村民在郜龙蛟丹参基地里采挖丹参。(资料图)
校企合作搞科研 创出品牌天地宽
“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渗透在郜龙蛟这个豫西汉子骨子里的性格。
他深知中药材品质对中药药性的重要。为了能培育出良种,创新种植栽培技术,提高中药材的品质,他先后走进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寻找与中药材方面的顶级专家团合作。
他与河南中医药董诚明大学教授及其团队合作,开展“豫西丹参规范化种植推广加工产业化”的科研,共同组建“河南道地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地道中药材的培育、种植技术,合力打造生产与生态和谐发展的高标准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他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药材中药材工程中心主任高致明教授及其团队合作,成立科研攻关小组,开展丹参优质高产新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科研攻关,研发的“丹参遮阴喷灌育苗技术”,使丹参出苗率由传统的每亩15万株左右增长到了每亩40-50万株,大大降低了种苗繁育成本,获得了三门峡市科技成果奖。他的公司以此为依托,建设了标准化育苗基地1000亩。研发的丹参密植技术在投入增加不大的前提下,使丹参亩产增加200多公斤。
技术上的孜孜追求,让他收获了丰硕成果。“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推动丹参等中药材良种培育、先进生产技术引进、产品产量与质量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2016年,渑池丹参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入选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名录及全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他的公司通过了中国中药协会优质道地药材基地认定,渑池县天沣中药材协会获得河南省首批地理标志标准化示范基地称号;2019年渑池柴胡通过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认定,丹参新品种“豫丹1号”品种认定成功。
良好的品相与品质,让他所种植的丹参及其他中药材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不仅成功销往全国各大药材市场,而且与广州白云山、天津天士力、上海华源、河北以领等大型制药企业签订了供货协议,年销售中药材可达2000吨左右。
郜龙蛟在科研的道路上步履不停。目前,他研发的丹参追溯体系已正式运营,建设的千亩野生种源基地初具规模。他在渑池县果园乡工贸区注册成立了三门峡晨鑫药业有限公司,拟作为科研和深加工基地。开发的丹参花精油、丹参叶动物饲料、功能食品丹参含片和丹参口服液等产品都已基本成熟。
技术培训免费搞 脱贫致富更牢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郜龙蛟是深知这个道理的。
刚开始种丹参那会儿,请村里的老百姓来干活,虽然讲了要求和要领,但这些伺弄了半辈子庄稼的老农们总是不以为然,“我都种了几十年地了,会没你这个城里娃懂得多?”所以效果总是不好。
于是,郜龙蛟认识到,要想让大家科学致富,必须要先从观念上改变大家,这样才有可能让大家在以后的大规模种植中赚到钱。于是他决定免费搞培训。
刚开始搞技术培训,农户的积极性都不高,也不愿意来,“种个药材还用学啥技术”。看到这情况,郜龙蛟心生一“计”,他让员工通知农户都来免费领肉夹馍和其他小礼品,这一招吸引来了不少人。大家带着疑虑坐在那里听郜龙蛟讲课,最后不仅吃到了免费的肉夹馍,也学到了丹参的种植管理技术。
到后来,肉夹馍、大锅菜,成了郜龙蛟技术培训会的“标配”。
当然,现在郜龙蛟再搞培训,已经不需要“肉夹馍”来做噱头了,技术培训给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户们不请自来。经过培训的农户,2018年丹参每亩就增收20%,每亩平均增收9000元,比之前每亩多收了1000元。
为更好的服务群众,2017年7月他成立了天沣农业科技星创天地,为高校提供实验场所、学生实习基地,吸引了省外内众多高校和中药材种植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加盟,被河南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星创天地。
县科协也在2018年为他争取来了电商培训示范基地,助他用技术惠及更多的百姓。
郜龙蛟在介绍他的丹参追溯体系,身后远处他出资修建的灌溉设施。
示范带动促就业 产业扶贫硕果结
没回家乡创业之前,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家乡父老,就是郜龙蛟心里割舍不下的牵挂。虽然之前他也出钱帮村里修路、资助贫困户,但他知道,那只能救了一时急,解决不了乡亲们的一世穷。
“只有通过发展产业,走产业扶贫的路子,才是扶贫的根本出路。”郜龙蛟说。
他的天沣公司先后与渑池县的红花窝村、漏泉村、东安头村等15个贫困村签订了精准扶贫协议,半价供应中药材种子种苗,免费技术指导,保底价回收产品。
对102户残疾和特困户人,他免费提供中药材种苗,全程免费技术指导,并以高于市场10%至20%的价格回收产品;对普通农户按成本价供应中药材种子、种苗,并以高于市场5%至10%的价格回收产品。
他还安排2000亩中药材生产基地,通过划片承包利润分红、以劳折资按股分红、安置用工增加收入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每十亩为一个单元分户管理,贫困户在公司里工作,除正常领取工资外,每年还能获得中药材产品销售的50%利润,每亩约2000多元。
郜龙蛟说,在公司,村民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冬天分拣、加工,春秋天种植、采挖,夏天采摘红花、除草、灭虫、灌溉,收入有保证。夏季用工多,每天能达1000多人,最多时一天支付农户工资就有4万多元。长期工每人每天70元工资,壮年劳力一天可以拿到120元至130元。
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发展周边乡镇丹参种植5万余亩,辐射带动宜阳县、新安县等周边县市群众发展丹参种植2万亩,种苗远销全国各地,成为豫西最大的丹参种苗繁育基地。
与此同时,他先后拿出300多万元,用于铺设村内道路、架桥,修建水利设施,出资140多万元,为5个乡镇的部分农户捐助代缴农业保险,拿出投资800多万元建设的两套水利灌溉系统中的一套,无偿让群众使用,每户只收取成本电费。
郜龙蛟以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成功示范,让当地政府看到了中药材种植的发展前景。渑池县将丹参确定为该县中药材产业扶贫的首选品种,鼓励贫困户大力发展,并对种植丹参的贫困户每亩给400元补助。当前,渑池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迅速,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天道酬勤。郜龙蛟的情义与担当让他收获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天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三门峡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电子商务企业、三门峡市科技示范基地、河南省残疾人扶贫基地、渑池县产业扶贫基地、留守妇女创业基地、省级星创土地孵化基地,郜龙蛟本人获得三门峡市科技带头人,三门峡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接下来我要建设一个集品种培育、示范种植、科研开发、提炼加工、产品交易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园,形成一个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带领家乡父老过上小康生活。”
初秋的渑池,天高云淡,沃野千里。郜龙蛟站在他的示范基地里,向记者介绍着他的产业规划和发展目标。身后的远处是他修建的体积庞大的灌溉储水设施,身边是他建设的中药材种植追溯系统。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相信怀揣梦想、肩负重托的郜龙蛟一定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一幅让中原更加出彩、全面建成小康的美丽画卷!
供稿人:调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