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桃子是晚桃品种的一种,叫做‘映霜红’。现在的桃子颜色虽然看着发白,但等晒够了两个星期的‘日光浴’,那时候你们再来,桃子红彤彤挂在树上,那景象才好看呢。”十月上旬的一个上午,内黄县果树协会会长,内黄县哥仨果树栽培专业合作社社长、林海生态庄园总经理晁顺波站在300亩的桃林中,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介绍到。不远处,几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摘袋工作,一个个白中透粉的桃子被摘去套袋,像极了胖娃娃,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
“年轻,发自内心的喜欢,没觉得苦”
“我16岁就到村里的果园工作了,跟着果园里的老技术员学了几年果树种植技术,又在村里的安排下去内黄农校林果班系统学习了果树种植技术。跟果树打了一辈子交道,我就喜欢研究果树种植。”说起自己为什么会从事果树种植,晁顺波眼中闪着幸福的光。
1982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晁顺波承包了村里的28亩果园。一个偶然的机会,细心的晁顺波发现了一种新型种植模式——温棚桃树,当时每斤温棚桃的价格高达18元,“那时候一斤猪肉才两三元钱呀”。这一发现让醉心研究果树种植的晁顺波下定决心四处筹钱建大棚,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却碰上了大棚“温控”的技术难题——大棚内升温快,花开却无花粉,造成大棚桃绝产。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晁顺波四处“取经”,却被人“拒之门外”,“那时候的人比较保守,不喜欢别人过来学习”。遭到拒绝,晁顺波没有灰心,别人不教,那就自己学。晁顺波从报刊上查阅果树种植技术,看哪位专家发表文章多、有成果,就拿着刊物去拜访。得知山东果树研究所研究出了新的温棚桃树种植技术,晁顺波便一次一次去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的山东果树研究所向专家求教。“90年代不像现在这样交通发达,那时候去泰安市的汽车一天只有一趟,到了泰安市,还需要再步行13公里才能到研究所的试验基地。有一次下着大雪,我带着水和馒头,踩着雪,一步一滑来到基地时天都黑透了,也没有地方住,好心的基地负责人把自己的办公室让出来,我就裹着棉袄,在沙发上将就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晁顺波顾不得长途跋涉的疲累,就开始向专家请教种植技术。有时候专家太忙顾不上讲解,他便自己去试验田里看果树如何修剪的,新品种如何栽种的……为此,他还购买了一台相机,将当时的果树情况拍下来,等下次再来学习时带着照片和现在的果树的情况进行对比。
“那时候年轻,又发自内心的喜欢,真没觉得苦。”当记者问及晁顺波有没有觉得自己这段自学经历苦不苦时,他的回答十分坦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晁顺波不但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还研究出许多优良的果树品种,获得了诸多荣誉:他研究的“内选1号杏”被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林木良种,荣获“安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兴农红桃”被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林木良种,荣获“安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兴农红2号桃”被河南省林木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良种,被河南省林业厅评为“科学进步二等奖”。他的“臭氧在‘兴农红桃’保鲜储藏中的应用研究”2014年被河南省林业厅评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他研究的“桃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目前已被河南省科技厅确认为科技成果,并荣获“安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他提出的《优良桃杏品种选育推广与应用项目》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评为“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苗木类)”。
“走遍河南每个地方,都有我吃饭的地方”
看到晁顺波种植果树有了成效,十里八乡的乡亲也想跟着种。知道学艺艰难的晁顺波,免费将技术传授给前来求教的乡亲。同时,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只要一个电话,晁顺波就会出现在地头,为村民现场解决难题。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濮阳县五星乡的几个果农在市场上发现我种的大棚杏品相好,味道棒,就四处打听找到我这里,向我请教大棚杏的种植技术。”原来,这个乡的果农种的大棚杏不知道什么原因当年绝收了,赔了不少钱。于是,晁顺波从内黄骑着摩托车赶了40多公里的路来到五星乡,现场免费指导他们如何控制大棚温度,怎么修剪果枝,如何授粉……第二年,该乡的大棚杏大丰收,果农们高高兴兴的给他送来了锦旗。后来,晁顺波来五星乡指导时,听说“晁老师来了”,果农们便自发一家炒了一盘菜端过来请他吃饭,20多盘菜将桌子堆得满满当当。“可以这么说,走遍河南各个地方,都有我吃饭的地方。”晁顺波自豪地说。
为了带动群众尽快走上富裕之路,晁顺波每年免费举办果树标准化技术培训班24次,并自费聘请中国农科院专家来做技术培训,以集中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果农免费培训技术,并联合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技报告会、科普宣传、图片展览、科技讲座等送教下乡活动300余次,累计举办桃、杏、葡萄、梨等各类技术培训班1800次,近6万人次参加。“每次科协组织讲座等科普活动,他都是二话不说就来了,也从来不向我们提什么要求,每次讲课都是精心准备,有村民提问也是认真回答,从不敷衍。”说起晁顺波,内黄县科协的铁勇赞不绝口。
疫情期间,晁顺波建立了3个微信群,在群里发布信息,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新品种苗木2万棵,价值40万元;每天不仅定时发送果树管理方面的知识,还利用微信视频一对一解答问题,对不会使用微信视频的贫困户,在疫情过后一对一授课,受益1200多人。他还在亲人的帮助下开通了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将果树修剪等技术拍成视频发到网上,供大家研究学习。
“我会继续努力带领全县果农增收致富”
随着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分散经营”已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发展,出现了生产规模小、市场销售难等问题。“那时候去广西卖桃子,生意好的时候可以一天卖几千斤,可一旦遇到下雨天,一天也卖不出去多少,为了防止腐烂,只能把桃子存放在当地的冷库里,进冷库是按箱收费的,这可是一大笔费用啊。这样卖桃子不仅赚不了钱,还会赔钱。”正是走过这些销售的“弯路”,晁顺波对果农的销售难题感同身受。
为此,晁顺波推动成立了内黄县果树协会,发展协会会员,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供应良种苗木及农资、提供生产技术、产品统一回收、集中进行销售等一体化服务,将分散农户联结起来抱团闯市场,增强分散农户抗风险能力,带动协会成员及广大农户增产增收。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及其他120个城市的果农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15亿元,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晁顺波牵头组建了内黄县果蔬协会,投资200万元建成了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果树精品示范园,先后引进蟠桃、油桃、黄桃、杏、葡萄等名特优新品种157个,带动内黄县果树种植86000亩。协会同时建立电商销售平台、技术托管平台、农资直销平台,帮助果农降成本、找销路、增收益。
在工作中严谨、踏实、努力钻研的晁顺波也获得了很多荣誉,成为新型农民的楷模,被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十大领军人物’”“河南省十佳致富带头人”“河南省绿化奖章”“河南省敬业奉献好人”“安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我将利用果树协会这个平台多宣传果树种植等科普知识,做好新品种种植展示工作,为果农做好宣传、技术指导服务,为提高广大果农科技文化素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采访的最后,晁顺波踌躇满志,“我要继续努力,将自己多年来的种植经验、心得体会、研究成果全部贡献出来,让全县的果农都能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供稿人:调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