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才,民盟盟员,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大学毕业后到军工部门研究院工作,工作期间曾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荣誉。2014年年底,他辞职创业,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从事青少年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科技教育工作,为洛阳市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现任洛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会长、民盟洛阳市委教育专委会副主任、洛阳市科技馆科技辅导员。
2015年以来,崔国才先后在洛阳市教育局、洛阳市科协的指导下,开展了洛阳市百千万科普工程五进活动、全国科普日活动,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创客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先后在洛阳市各县市区以及市直各中小学开展机器人、人工智能师资培训工作,共培训教师万余人次;先后在洛阳市科技馆、各中小学开展了200余场(次)科普讲座。
崔国才及其团队先后承办和组织了洛阳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计算机表演赛、创客挑战赛、中小学生科技节竞赛等活动,并积极组织学校师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先后获国家级二等奖40余人次、省级一等奖500余人次,有力推动了洛阳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快速发展。
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
提高科技竞赛水平
我国机器人竞赛工作起步比较晚,洛阳市也是一样。刚开始,许多老师对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等都没有概念。为了让他们迅速掌握这一方面的知识,从2016年开始,崔国才及他的团队和洛阳市科协合作,负责培训洛阳市的中小学老师,共培训老师1800多名。这些老师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为了提高洛阳市科技竞赛水平,由洛阳市科协牵头,洛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从2013年开始举办洛阳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前几年因参加竞赛的人数较少,获奖的人数比较少,获奖的层次也比较低。经过几年的努力,从2017年开始,洛阳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参与的人数、层次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高洛阳市中小学生科学技术水平,在洛阳市科协的指导下,崔国才和他的团队利用洛阳市科协的科普大讲堂这个平台,给很多学生做了很多科普讲座,涉及光电、声学、机器人、编程等知识。
决胜全面小康
创新科技教育
今年疫情突然来袭,崔国才很想做些什么,考虑到自己的强项在科技教育普及工作上,他就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免费科技教育网课,并召集协会会员商量,排课程表、做课件、向家长宣传……据不完全统计,每一次网课听课人数在4000人左右。协会这一行动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崔国才说:“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做的工作可能不会给社会创造太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创造社会效益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他们通过支教下乡,给特别是到汝阳﹑嵩县﹑栾川这些贫困地区的学校,送去“流动科技馆”、科技课程,并捐赠一些科普仪器,给学生进行培训等。他说:“我觉得做这些事情对我们来说意义更大,毕竟我们协会不是一个能够创造很多经济效益的单位。我们协会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对洛阳市学生整体科技素养的培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事实上,协会成立本身,也是创新的一个方面。崔国才刚开始做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时候,发现做科普工作的老师、社会工作者等没有统一的平台,也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大家都是各做各的工作,资源也不能充分共享。协会成立之后,所有能够参与青少年科技普及教育工作的人们有了“家”。大家群策群力,有问题就在一起探讨,如送教下乡怎么实施,怎样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中小学生受益等。
科技教育属于素质教育,它不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提高学生的考分。协会刚开始做科技教育公益讲座或者一些活动时,很多学校老师并不理解,不知道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对学生有什么好处。还有部分家长也不理解,认为让孩子去参加活动是浪费时间。
崔国才刚开始做公益讲座时,基本上没人参加,但是不管有没有人参加,他还是坚持了下来。通过一系列公益讲座和科技活动,有很多老师和家长觉得确实对孩子很有帮助。特别是这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家的认识水平提高了,很多家长主动跟协会联系,积极主动要求参加讲座。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目前,我国科技教育、科学普及工作发展日趋走向正轨。崔国才说:“这几年我们不停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类的竞赛,领奖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我省在比赛时获奖的很少。这对我们触动很大,在科技教育普及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还非常多。经过这几年的工作,大家的认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在核心竞赛的竞争力这方面,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在提高竞赛成绩上下功夫,能够尽快在高质量、高级别的科技竞赛中拿到更好的名次,使咱们河南的学生在参加自主招生或者强基计划时,能够更多地升入到清华北大这些名校,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崔国才的同事万老师告诉记者:“崔会长在平时的工作中十分平易近人。我们有个新同事的宿舍想重新装修一下,崔会长说没问题,立刻就给办了。崔会长还经常跟我们强调,要注意形象,尽可能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
崔国才的同事任老师说:“崔会长是一个乐于奉献、敢想敢干、吃苦耐劳的人。”协会成立之初,他经常在科技馆、图书馆义务做一些公益讲座。他为了热爱的事业,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在没有一点基础、没有一点资金积累的情况下,从零开始创业。他的胆量和魄力,作为同事,大家很受感动。任老师佩服地说:“崔会长视工作如命,平时我们休息的时候他也在加班工作,一年到头全年无休,他这种拼劲很值得我们学习。”
崔国才告诉记者,当前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普及工作。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也就是说,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这几年国家下发各种各样的文件,明确提出把科技教育工作,特别是机器人﹑创客﹑人工智能等领域纳入到我们国家发展规划纲要。在2018年和2019年,国家和省教育厅,包括地市的教育部门逐步把科技教育的普及工作纳入中小学生正常的学习课程。“目前科技教育普及工作尤为重要,虽然我们国家起步比较晚,但是这几年对科技领域越来越重视,我相信在所有科技教育普及工作者的努力下,这个状况肯定会有所改变。”崔国才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通过多年的努力,崔国才的科技创新及科普工作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面对成绩,他没有骄傲和懈怠,而是对未来充满了新的希望,无愧于“优秀科技工作者”这个称号。
供稿人:调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