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建设中西部创新高地的磅礴力量
——在河南省科协九届三次全委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审议稿)
(2021年3月31日)
谈 朗 玉
各位委员、同志们:
受省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关于2020年的主要工作
2020年是省科协事业发展过程中极不平常的一年。在省委坚强领导和中国科协有力指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科协工作部署,在坚守初心使命中守正创新,持续提升凝心聚力、立根铸魂的政治引领能力,持续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组织动员能力,持续提升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建家交友能力,“四服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新成绩,圆满完成了九届二次全委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助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实践中彰显了科协组织的新担当新作为。特别是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和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引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评选宣传“最美科技工作者”,连续三年推荐我省科技人员入选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积极开展应急科普和服务复工复产,助力构筑中原硬核战疫防线;全力推动省科技馆新馆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5个常设展厅和2个特效影院已于2021年3月7日开始进场布展施工;着力创新科普工作机制,全省公民科学素质实现大幅度攀升,越过10%这一迈进创新型国家和区域门槛的重要标志线;实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一市一品”产业技术大会品牌效应彰显,推荐濮阳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枢纽试点城市;“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被评为全国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先进典型并入围2020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候选名单,科普大篷车进基层获评全省优秀志愿服务典型;协同推进“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建设,汇聚院士高端智慧的智库平台进一步形成;制定出台党组工作规则等规章制度,加强模范机关建设,以党建高质量推动事业发展高质量。一年来,省科协先后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和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表彰奖励。王国生、尹弘、穆为民、徐济超、霍金花、高体健等省领导,怀进鹏等中国科协领导,多次出席科协重大活动,调研指导省科技馆新馆建设,对省科协工作作出批示30多次,为科协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
第一,坚守初心使命,科技界思想政治引领迈向新境界
持续强化政治引领。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组织全省科技工作者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工作者代表重要回信和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在《河南日报》设立“凝聚科技界力量 服务高质量发展”专栏,专版刊发科技工作者代表学习全会精神感悟、“科技为民、奋斗有我”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寄语,在省科协网站开设“汇聚科技创新力量 助力中原更加出彩”专题、刊发217名科技界代表心声,动员引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积极投身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郑州、开封、洛阳、安阳、新乡、濮阳、南阳、商丘、驻马店等市科协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通过呈请党委政府致慰问信、召开座谈会、走访看望、开设专栏等形式,引领科技工作者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和重要讲话精神,勇立时代潮头,创新争先建功。
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联合省委组织部在大别山干部学院举办“河南省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班”,组织全省科技战线40多名青年人才,以“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主题深入学习交流,激励科技工作者将革命初心与创新精神融会贯通,以拼搏奋斗建功新时代。组织全省学会、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卫生机构集中收看“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深刻领悟科学家精神,在发扬光荣传统、弘扬传承优良学风、矢志科学报国中展现新作为。评选发布10名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和1个“最美科技工作者”团队,在河南电视台录制并播出发布仪式,河南日报等媒体深度报道并专版刊发“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开展“决胜全面小康的河南科技工作者”和“决战脱贫攻坚的河南科协人”百名人物专访,彰显科协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和激励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新时代。
加强科技社团党建。召开中共河南省科技社团委员会成立大会,研究制定《河南省科技社团党委关于加强省科协所属学会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河南省科协所属学会党组织管理办法》等,完善学会党建工作机制。召开“第六届河南省科技社团党建工作论坛”,研讨新时代学会党建新模式、新思路、新举措。平顶山市科协指导37个学会成立党支部,安阳市科协指导6家学会成立党支部,信阳、濮阳、许昌市科协向主管学会选派党建联络员,漯河市16家学会成立党支部、14家学会设立党建联络员,实现科技社团党建全覆盖。
第二,强化组织赋能,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展现新作为
广泛组织动员。第一时间动员部署,组织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响应号令,战“疫”有我、逆行而上,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紧密合作、协同攻关,做疫情防控科学应对的引领者,做疫情防控知识普及的传播者,做复工复产的护航者,在应对疫情大考中凝聚科技抗疫宏大力量,为全省夺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科协《科技界情况》专题刊发我省科协动员科技工作者科学抗疫的工作情况,呈报中办、国办等部门。尹弘、黄强、戴柏华、武国定、霍金花等省领导,孟庆海、束为等中国科协领导,对省科协助力疫情防控、服务复工复产的报告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扎实开展应急科普。第一时间成立应急科普工作领导小组,主动加强与省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联系,及时组建专业化应急科普队伍,加快防疫科普资源生产,利用网上科普阵地精准传播疫情防控科学权威声音,筑牢防控疫情科普基础,确保“疫情不解除,科普不掉线”。全省1.5万个科普组织、1.2万名科普专家和14.8万科技志愿者发挥科普主要社会力量作用,精准做好科普内容供给和线上线下科普宣传,制作疫情防控原创科普作品1500多条,推送权威科普知识150多万条次,总播放、阅读量超1.8亿次。联合省委宣传部,对疫情防控应急科普工作110个先进集体和113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中国科协《应急科普工作简报》共26期刊发我省信息,采用数量居全国第一。
组织全省学会战“疫”。省医学会、省预防医学会、省心理学会、省心理卫生协会、省制冷学会、省计算机学会、省核学会、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省工艺美术学会等全省学会,积极开展防治技术培训、防护知识科普宣传、心理危机干预与咨询、呈报决策建议等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省土木建筑学会、省机械工程学会、省测绘学会、省小麦研究会、省食用菌协会、省有色金属学会、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省气象学会等全省学会,组织专家团队,为相关行业和企业复工复产制定指南、提供服务。中国科协《全国学会防疫抗炎工作情况简报》选登我省学会抗疫信息28则,采用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积极服务春耕生产。依托河南科技报,遴选360名农业科技专家,开展“抗疫情·稳生产·促发展”惠农专家在线服务。举办“抗疫情、保春耕”系列公益讲座,邀请专家指导基层农技协做好农业技术服务,服务农业生产。
第三,丰富创新工作载体,科技人才服务实现新拓展
举荐我省科技人员荣获多项全国奖励。推荐程相文入选全国十名“最美科技工作者”,这是继王杜娟、祁兴磊之后我省科技工作者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推荐樊会涛、张金良、茹振钢等7名科技工作者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较首届增加40%。推荐8名老科技工作者获得“中国老科协奖”,推荐刘华东入选“典赞·2020科普中国”十大年度基层科普人物,首席科普专家王建忠获中国科协“2020年度科技志愿者先进典型”。
大力培育科技英才。遴选30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中原英才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支持开展60个项目。遴选第二批首席科普专家100名。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精准服务试点工作,举办青少年科技教育精准服务校长论坛,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互动衔接,提升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水平。洛阳市建立海智工作特色基地8个、柔性引进海外人才20名。郑州、信阳、安阳、平顶山、新乡、濮阳、开封、漯河等省辖市开展青年科技奖、“十大科技女杰”、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优秀学术成果奖等评选表彰,助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
繁荣多层次多领域学术技术交流。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层科技论坛、海峡两岸暨港澳物流转型升级高峰论坛、“高速铁路轴承自主化途径研究”院士中原行等高端交流活动。实施“学术引领工程”,组织全省学会主办承办中国(郑州)甲状腺疾病国际高峰论坛、中国(郑州)锁固型滑坡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20中国国际航空物流高峰论坛等国际性学术技术交流活动,中国测绘学会年会等16场全国性重大学术技术交流活动,20余名院士、2万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南阳市科协承办中国惯性技术学会2020年科技工作者研讨会,漯河市科协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210余场次,三门峡市科协举办豫晋陕金三角地区急危重症高峰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30余场,为各领域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
第四,广聚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发展激发新动能
大力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克服疫情影响、创新组织形式,联合濮阳、鹤壁、漯河等10个省辖市围绕生物基材料、石油化工、化工与新材料、汽车电子、食品机械等地方主导产业,与11家全国学会联合举办13场“一市一品”产业技术发展大会,邀请韩布兴、蒋剑春、俞书宏等多名院士和50余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豫开展交流研讨、咨询服务、技术转让等,签订科技合作和项目投资协议75项、签约金额188.6亿元,举办展会5项,参展企业近两千家,为地方搭建了对接业内院士专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了解科技前沿、行业动态、政策的信息融通“立交桥”,助力地方围绕产业链引才、引技、引资,得到多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推荐濮阳市入选中国科协首批22家“科创中国”创新枢纽试点城市(园区),“科创中原”省会合作科技服务示范项目入围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项目。推动“一企一对接”,实施25个企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项目,组织专家140人,赴企业开展科技服务118次,培训企业科技人员1190人次,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5578.1万元。推进产学研融合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举办“科创中国”系列路演之超硬材料和试点城市专场活动、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河南赛区决赛、知识产权战略宣讲暨专利应用工程师培训班和“科创中原”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企业自主创新研讨系列活动,服务产学研深度融合。濮阳市科协打造“科创龙都”平台,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北京濮源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入选“科创中国”典型案例汇编。驻马店市科协促成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泌阳县夏南牛研究推广中心三方合作,漯河市科协促成与中国农科院中式食品加工与装备研究中心合作建立“河南省食品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商丘市科协协调商丘师范学院在8家高新技术企业设立“校企协同创新工作站”,洛阳市科协召开对接洽谈会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焦作市科协发挥中国科协创新驱动科技转化服务中心焦作市分中心作用,组织企业和院所负责人参加科技成果转化复合型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培训。
着力推动学科与产业融合发展。联合举办第十届河南省学术与产业发展年会,设置8个分会场,9个线上分会场,实现了主会场5G直播,省科协与平顶山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省纺织工程学会、省电工技术学会、省仪器仪表学会分别发布了《河南省尼龙(锦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河南省电工装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河南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推动我省学科发展和产业进步。推进“一业一研报”,组织省机械工程学会、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省仪器仪表学会、省健康产业研究会等9家全省学会开展了10项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活动,形成产业发展蓝皮书,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探索推进“一业一科技服务团”,根据产业需要组建近200名专家的“科创中原”科技服务团,指导相关全省学会成立13个科技服务分队,组织专家255人次,开展“三送”活动82次,开展下乡医疗、种植养殖技术示范、乡土空间规划、农业人才培训等科技精准脱贫志愿服务33次,解决产业、企业科技难题30项。信阳市科协促成与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合作建设科幻未来城,南阳市科协推进学会服务站建设并为相关学会服务站申请获得市财政专项资助。
第五,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迈上新台阶
超额完成“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制定印发《河南省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开展“十三五”《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督导调研,配合开展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10.17%,排名全国第13位,高于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比“十二五”末的5.59%提高了4.58个百分点,圆满完成“十三五”时期我省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9.38%的预定目标任务,超过了10%这一创新型国家或地区门槛的标志线。郑州部署实施百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商丘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科普工作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实施意见》,许昌向全市约320.8万用户发送科学素质调查和科普知识公益短信,周口市委主要领导对科学素质督查反馈意见作出批示,召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推进会推动落实。
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全面完成“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三年行动计划”任务,累计培训6万人次,建设示范店铺825个,受益人员112万人次,省农技协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团队”表彰。在开封举办我省首届中原科普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农业科技创新交流展示活动,10余位专家教授围绕探索适合乡村振兴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现代农业产业转型与升级等一系列问题为我省“三农”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以科普报刊为依托,举办“现代农业大讲堂”,开辟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以“媒体+企业+互联网”运营模式助农富农。郑州、信阳、平顶山、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等市科协通过举办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训班,组织涉农学会参与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专家团,举办高素质专业生产型农民暨林下经济发展培训班、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打造联合研发创新平台,推进科技小院建设,着力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
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常态化普惠化。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展重点科普活动4239项,辐射公众1330万人次。举办25期“中原科普讲坛”,20余位院士作主旨报告。联合举办中国科幻电影创作高端论坛和第二届中国科普科幻电影周(展),推进科幻电影在激发全民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作用。我省第14届青少年科学素质大赛注册答题人数超460万,第3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赛人数达60多万。打造“云上青少年高校科学营”,选派中学生参加第5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并获金牌。联合认定106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成立我省科普科幻创作联盟和科普新媒体联盟,联合摄制我国首部疫情防控系列科教片《科学抗疫 医路有我》,联合出版《漫画抗疫》和《黄河密码》两部科普著作,推荐相关公司承担“科普中国”共建基地项目,指导拍摄的《地震逃生》科普专题片入选中国科协融创培植计划。持续开展全省防范邪教宣传月活动,举办活动3000余场次、500多万人次参与。新建21个现代农业科普园、46个科普示范社区。全省累计注册科普中国信息员达27.8万人次,累计转发科普中国优质科普资源851万次,南阳市年内科普中国信息员新注册人数、资源转发量数、信息员月活量和受表扬的县区科协数量均居全国前列。郑州市科协与大象新闻合作推出《魅力科学课堂》《T博士讲科学》两个精品系列课程视频,焦作市科协创作科普剧《战“疫”》传播防疫知识、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新乡市科协打造科普矩阵、各类平台阅读点击总量达到65万人次,濮阳市科协加强5个科普信息化示范县(区)科普大屏利用和管理,打造常驻不走的科普宣传员。
深化“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组建“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团队1184个,建设“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基地96个,扶持“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项目120个,通过专家引领、项目带动,开展“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活动11425场次,直接受益群众1156万人次,评选表扬了十佳科技志愿者、十佳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十佳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十佳科技志愿服务点。“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科普服务的迫切需求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社会的强烈愿望,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六,以省科技馆新馆为龙头,带动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果
省科技馆新馆建设取得新的阶段性成果。按照代建单位和展教工程建设需要,落实年度项目资金投入6.66亿元,协调省财政厅完成展教工程项目经费概算评审,为新馆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经费保障。紧盯“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目标,坚持“空间占满、时间占满”原则,新馆建筑工程加速推进,展教及配套工程有序推进,宇宙天文、动物家园、童梦乐园、探索发现、创享空间等5个展厅和球幕影院、4D影院等2个特效影院完成招标、设计,深化设计成果已获专家评审通过,开始进场布展施工。运营筹备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努力为开馆运营夯实基础、提供保障。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和中国政府网、省政府网多次关注报道新馆建设进展情况。
市县科技馆和中学科技馆阵地作用进一步显现。全省免费开放科技馆18家,获中央补助资金3155万元,较上年度增加1138万元,增幅达56%。新建20个农村中学科技馆。郑州科技馆坚持线下和线上科普教育活动并重、直接受众达30万人,焦作科技馆疫情期间停馆不停教、推出“云开馆”,许昌科技馆实施“智惠行动”公益项目、组织偏远乡村中小学师生到馆参观体验,鹤壁、漯河市科技馆开馆试运行。郑州科技馆新馆和驻马店、信阳、洛阳、新乡、商丘、周口等市科技馆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普大篷车志愿服务持续拓展和深入。组织实施中国流动科技馆河南巡展活动走进学校、走进乡村,完成29个站点巡展,接待观众100余万人。在南阳市5县启动区域常态化巡展工作,进一步丰富巡展内容,创新运行管理机制,促进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常展常新。“科普大篷车”志愿服务全年累计开展活动1220次,行驶总里程7.8万公里,82万人次受益。科普大篷车走进太行山志愿服务,深入4县106所乡镇中小学校,14万名青少年受益。科普大篷车进基层志愿服务被评为全省优秀志愿服务典型,连续六年受到中国科协表彰奖励。
第七,建言献策助发展,科技智库影响力实现新提升
省院合作共建工程科技区域高端智库取得显著成果。2019年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战略咨询研究重大和重点项目形成多份高质量报告,院士对项目所涉及产业的咨询建议提交至党政部门参考,部分战略研究课题上报至省委省政府领导获批示。遴选确定2020年度“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4项、专题项目16项,争取项目支持资金929.5万元。依托能源革命战略研究等重大重点研究项目,开展院士中原行、院士专家智库论坛,15名院士、150余名专家参加线上线下活动。
科技智库重点课题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完成2019年河南科技智库课题绩效评价和结项评审,推进2020年度智库课题研究,遴选确定2021年度90项课题。省领导赵素萍、李文慧、乔新江分别对河南科技智库调研课题研究成果作出批示,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南省委员会课题组形成的决策建议,被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录用为提案。洛阳市科协组织专家围绕副中心城市建设和重点产业特点,形成耐火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建议等智库成果。
第八,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科协组织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召开机关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和“以案促改”,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组织收听收看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学习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制定实施党组工作规则、机关党建“三级四岗”责任清单、科普项目管理办法、宣传工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积极配合省委第五巡视组对省科协党组进行常规巡视。
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引导省辖市科协新建“一业一会”19个,企业科协30个,新建高校科协1所,基层科协组织“3+1”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加强“网上科协”建设,项目申报全部实现网络化,省科协网站点击量突破110万人次,在中国科协网络平台宣传评价2020年二至四季度排行榜中分别排名第4位、第2位和第1位。指导22家全省学会完成换届,进一步优化学会治理结构,推动建设现代化科技社团。推动科协系统资源向高校科协和医疗卫生机构科协延伸,建立有效承接机制,鼓励引导发挥其独特优势,以科技工作者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以工作开展带动组织建设,逐步扩大科协组织覆盖。郑州大学科协聚焦学术交流,开展跨专业、跨院校、跨地域的高水平学术活动;河南师范大学科协聚焦科学普及,利用校内科技教育资源,开放实验室、标本室、实验示范基地等场所,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商丘市、南阳市、济源示范区科协完成换届,按照深改要求配备专兼挂相结合的领导班子。郑州市新成立17家企事业科协、总数达到184家,新乡市科协成立5个专委会协助常委会创造性开展工作,驻马店市成立首家医疗机构科协、揭牌成立“科技工作者众创之家”,济源示范区科协探索以科普示范基地为架构、以行业龙头为引领的新型农技协,鹤壁市组建企业科协联合会,平顶山市“一业一会”达10个,三门峡6县(市)区科协全部配备“三长”共20人,乡镇科协配备“三长”46人。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三公”管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开展“珍惜粮食 拒绝浪费”主题宣传教育和节能减排体验活动,创建省级节水先进单位。改进实地调研和督查检查考核,精文简会,为基层减负增能。洛阳、安阳、鹤壁、商丘、许昌、三门峡、信阳市和济源示范区科协切实抓好巡察整改,焦作市科协推进“转变作风抓落实 优化环境促发展”常态长效化,科协系统干事创业的氛围进一步形成。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与会各位委员和科协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不懈奋斗的结果,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协助。在此,我代表省科协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科协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和不足。比如: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科协组织工作体系尚未健全,一体化工作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分工与协同机制有待完善;科协组织服务质量和有效供给能力有待提升,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技普及推广、促进科技人才成长提高、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等方面的能力还显不足,供给质量水平有待提高;科协组织的组织动员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工作覆盖、组织覆盖、建家交友活动覆盖还不能有效满足科技工作者需求;科协活动的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这些问题和不足,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科协系统改革,持续加以改进和解决。
关于2021年的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科协十大召开之年、我省科协工作守正创新和提质增效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勉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判断和战略抉择,并把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基本建成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河南”的远景目标,明确把“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实现更大跃升”列为“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之一,将“强化科技战略支撑”“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发展模式”等作为今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全省各级科协组织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坚守群团组织初心使命中守正创新,汇聚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智慧和力量,推动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新发展格局,在建设中西部创新高地中奋勇争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而努力奋斗。
2021年省科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群团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这一目标,以建立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科协工作体系为统领,以推动科协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为主题,着力加强党对科协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提升履行“四服务”职责水平,着力打造人才、学会学术、科学普及、科技智库工作品牌,实现全省科协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确保“十四五”全省科协事业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八个方面做好全省科协工作:
第一,围绕建党100周年这一主题,以思想政治引领汇聚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的磅礴力量。时刻牢记科协组织的政治属性,自觉践行科协组织和科协人的初心使命,强化对全省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动员引领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勇担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的时代使命。组织好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落实省委和中国科协部署,以“众心向党、自立自强”主题实践活动为重点,组织全省科技界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庆祝活动,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建党百年来河南科技界奋斗的光辉成就。做好中国科协“十大”代表选举和委员候选人推选,举办科技工作者书画摄影展,开展“百名党员科技人、百名党员科协人”系列报道、老科技工作者“百年颂”等活动,引导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党建工作与科协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讲话,支持建好中国科协党校,筹建省科协党校,举办第二期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班,引导科技工作者走科技自立自强道路,聚焦前沿、独辟蹊径,敢为人先、勇攀高峰,不断开拓知识新疆域,以自立自强筑牢科技发展基石。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开展2021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宣传,打造科技制胜时代“最亮的星”,把最美品牌擦的更亮,推动“科技之星,光耀中原”。深化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将科研诚信和良好学风纳入省科协奖项和项目申报的必备条件,引导科技工作者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在建设中西部创新高地的历史使命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提升科技社团党建工作。出台加强学会党建的规范性文件,举办学会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试点建设党员和会员“两员”服务中心,举办第七届科技社团党建论坛,推进“三议一公布”工作法实施,打造科技社团党建标杆,发掘学会党建工作特色亮点,推动构建“以理服人”的学术共同体、“以德服人”的价值共同体、“以人为本”的命运共同体。
第二,围绕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以做强人才第一资源支撑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履行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主动对接全省重大人才培养工程,创新思路,丰富抓手,在发展壮大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方面展现更大作为。创新提升院士联系服务。加强宣传推介力度,健全省院合作委员会会商机制,充分利用“省院合作”平台,谋划举办好院士高端学术交流活动,推动筹备成立河南省院士专家联谊会,打造引智引技入豫平台,服务我省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坚持学术导向、客观公正、专家主导,做好院士增选河南候选人推选工作,合力助推我省高水平科技人才步入院士行列。创新提升科技人才举荐工作。组织好2021年度“中原青年拔尖人才”评选,开展好河南省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奖和第二届河南省科普成果奖评选表彰。深化“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施,充分利用学会资源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成长。做好河南省科学技术奖的初评推荐工作,积极举荐我省科技工作者申报全国奖项,激励更多科技人才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创新提升学术交流工作。以“学术引领工程”为抓手,引进和联合全国学会,举办好“中国(郑州)第二届甲状腺疾病国际高峰论坛”“第十届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国际研讨会”“2021中国超硬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超硬材料产业链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支持相关全省学会,实施“2021年河南省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峰会”“河南省光健康及智慧照明发展论坛”等26个学术技术交流重点活动项目,指导开展好我省轴承、仪器装备及检测仪器设备等4个学科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项目。创新提升对外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牵头主办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物流协同创新论坛、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打造常态化品牌交流活动。积极筹办中美(河南)青少年科学训练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长制创新国际论坛等活动,搭建高质量国际交流平台。深入做好海智专家服务工作,加强省级海智工作站和工作基地建设,支持市、区、县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建中国科协海智工作基地和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助推多层级国际创新资源在豫转化落地。创新提升科技后备人才培育。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精准服务试点工作,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效衔接,为基础教育拔尖人才培养探索路子、积累经验。适应国家政策调整和社会关注,加强精准服务和过程管理,举办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学科奥赛、科学素质大赛等科技赛事,推动全省“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办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等活动。做好2021年我省科技活动特色学校评比命名,发挥辐射带动效应,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阵地建设。
第三,围绕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以实施“科创中原”五个一工程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塑造发展新优势。贯彻落实我省两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部署,对接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深入实施科技经济融合行动计划,汇聚科技创新资源,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服务我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施好“科创中原”五个一工程。举办“一市一品”产业技术发展大会。联合相关全国学会和市县政府,围绕工业设计、农产品加工、石化、高端纺织、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需求,举办10场产业技术大会,摸清产业链状况,针对产业链引智、引资、办展,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筹办“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争取更多创新资源向河南集聚,打造国际性工作平台,助力中原传感谷建设。推进“一业一研报”项目。指导相关全省学会开展我省智能仪器仪表产业、盾构机产业、汽车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等7项“一业一研报”项目,组织多学科、跨领域专家团队,调研摸清产业发展情况和产业链现状、发展趋势、科技产业适配度和对策建议等,编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积极建言献策,为产业科学规划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细化“一企一创新”措施。指导支持相关全省学会、省辖市科协组织专家团队,赴企业开展25项企业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活动,跟踪实施效果,做深、做实、做细。推动“一业一会”建设。指导推动信阳、商丘和济源成立相关产业技术研究会或学会,梳理产业科技需求,引导学会创新资源融入产业链,促进产学研政有效结合。开展“一业一科技服务团”活动。针对智能传感器、化学电源、畜牧机械、移动通信、无人机、制冷、花卉、棉花等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指导支持相关全省学会,组织专家团队,实施好20个“一业一科技服务团”项目,建立学会服务地方产业长效机制。拓展丰富服务创新工作载体。促进省政府与中国科协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省会合作”平台,引进中国科协科技、人才、智力等优势资源,服务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积极与省辖市政府合作,打造“会地合作”平台,在服务市县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上有更大作为。依托“科创中国”平台,探索建设“科创中原”功能模块,构建服务我省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分平台,并积极推广应用。编发《河南科技创新月报》(电子版),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实施好老科技工作者助力乡村振兴和企业创新行动。引导支持市县、高校、企业科协和全省学会发挥优势,面向产业园区、企业和乡村产业发展,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服务活动。
第四,围绕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以协同化精准化科普厚植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公民科学素质沃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部署,坚持“全域化布局、项目化实施、制度化管理、品牌化打造”的科普工作基本思路,推动我省科普工作从单向思维向多维融合变化、从直线职能向项目矩阵式变化、从完成任务向打造品牌变化。履行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牵头协调职责。编制并呈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召开全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会议,推动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各级“十四五”规划和党委政府综合测评与绩效考核。抓好2020年省委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调研对各省辖市纲要实施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督促各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科普投入,推进各省辖市科技馆2023年前建成。协调各地各成员单位,实施好未成年人、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推动我省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深入推进“四大科普行动”。实施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支持建设21个现代农业科普园、20个农村中学科技馆、20个科技小院、50个科普示范社区,引导推动科普资源和创新要素下沉基层和农村。促进基层农技协组织转型升级,发挥科技小院联盟作用,建设一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实施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行动,重点支持60个科技志愿服务项目,通过专家引领和项目带动,开展好文明实践和科普惠民活动,推动科技志愿服务向常态化、品牌化发展。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对27个全媒体科普资源创作基地的管理,生产系列化、高质量的科普产品;探索融合现有资源,鼓励各地科协加强与电视、网络、报刊等主流媒体合作,扩大和提升遍布城乡的2490块科普大屏的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运营“中原科普”抖音号、快手号、视频号、头条号、百家号、顶端号,打造“中原科普”品牌。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行动,择优选择10个科普示范县(市、区),支持其补齐短板弱项,增强亮点优势,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精准的科普服务。建设若干科普大篷车资源共享中心试点,推进农村中学科技馆资源共享建设试点,推动基层科普资源共享。组织开展重点科普活动。协同联动,密切配合,开展全国科普日、百名首席科普专家进百县志愿服务、中原科普讲坛、首届科普科幻作品大赛、第二届科普微视频大赛、院士专家报告会、智慧助老、“反邪教走基层进人心”宣讲、防范邪教宣传月、现代农业大讲堂等活动,着力扩大科普对基层群众的覆盖面。把科普同法治宣传、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相融合,在助力文明河南、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设展现担当作为。举办好第二届中原科普高峰论坛、百年庆典科技强国科普展、典赞·科普中原、第三届全国科普科幻电影周、“我是科学家、我来做科普”、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征集、第三届中原反邪教论坛等活动,开展好第二届河南省科普成果奖评选,激励社会各界关心科普、热爱科普、投身科普。进一步健全科普服务体系。联合省文明办等单位,做好2021年度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和第三批首席科普专家选聘工作。发挥科普科幻创作联盟和科普新媒体联盟作用,资助开展精品科普著作创作出版,建立中原科普新媒体传播矩阵。联合开设中原科普百家谈栏目和中原科普云课堂,搭建科技成果、学术成果科普转化平台,聚焦科技前沿、热点科学议题和疫情防控等应急科普,开展专家访谈,向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科普产品。在关爱之家、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宗教场所建立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阵地。制定出台《河南省免费开放科技馆管理办法》,在推进科技馆免费开放制度化规范化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
第五,围绕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科技智库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坚持以省委省政府关注、科技相关为基本原则,抓好课题前瞻性选题,组织科技专家团队开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对策研究,做好智库成果凝练和呈报工作,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展现科技群团组织、科学共同体的担当作为。提升省院合作共建的高端智库平台。发挥好“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引智聚智作用,支持院士专家团队,实施好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研究、人工社会模拟器(郑州)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研究、新发展格局下确保粮食安全的生产扶持政策战略研究、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等重大重点项目,举办“聚焦中原”院士专家智库论坛和院士专家中原行活动,真正为我省产业科学规划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撑。提升科技智库课题研究项目水平。遴选支持专家团队,实施好河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郑洛新自创区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区块链技术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粮食安全背景下河南农业问题研究、重大传染病疫情下应急资源协同保障体系研究等90项科技智库课题,努力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多高质量决策建议。
第六,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以健全现代科技馆体系助力建设幸福美好家园。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欠发达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的部署,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省科技馆新馆建设为龙头,带动加快全省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普惠化的科技馆服务。高效推进省科技馆新馆建设。配合新馆工程建设指挥部做好建筑工程竣工验收,配合代建单位完成项目竣工决算,后续委托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基建项目财务决算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常设展厅建设,完成“宇宙天文”“动物家园”“探索发现”“童梦乐园”“创享空间”五个常设展厅布展施工,完成“交通天地”“智慧人类”“人工智能”三个常设展厅设计并推进布展施工。建设好特效影院,实现球幕影院、4D影院的如期完工,加快推进巨幕影院和飞行影院建设任务,完成“黄河”主题特效影片摄制。推进青少年创新教育区、天文台、圭表塔、室外科学广场、航天科普园、标志性展品展项、学术交流区等建设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完善各项功能设施。完善智慧化科技馆建设和运行管理,发挥好科技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传播功效。抓好新馆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场馆标志LOGO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统筹协调做好新馆运营筹备,下大力气做好编制申请、人才引进、派遣人员招录、服务团队和运营团队引进等工作。推动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配合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开展好全省科技馆体系建设状况调研。把握发展趋势,指导支持相关省辖市和具备能力的县市规划、立项和建设达标科技馆,积极提供技术咨询和展教资源。探索成立黄河流域科技馆联盟,发起成立河南省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开展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环球自然日、科技馆辅导员大赛等展教活动,促进科技馆资源共建共享。推进中国流动科技馆常态化巡展工作,开展科普大篷车沿黄科普行活动,加强数字科技馆建设,提升农村中学科技馆服务水平,努力把科技馆公共服务送达基层群众身边。
第七,围绕持续深化科协系统改革,以接长手臂扎根基层推动构建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牢记科协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将联系好、服务好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强“三性”、去“四化”,把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编制好省科协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贯彻中央和省委群团改革精神,对标中国科协和我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好《河南省科协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以深化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为新时代全省科协工作守正创新谋好篇、布好局。加强学会改革创新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方向引领,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省科协所属学会创新发展的意见》,引导支持全省学会高质量发展。加强学会换届和年检工作管理,督促学会按时换届,做好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会、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等直属学会换届工作。推动学会领导机构人员按“三三三一”制配备,体现产学研政相结合。激发科协组织活力。配合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开展好《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修订调研,为科协组织建设和科协工作规范化提供法治保障。健全机制,加强对市县、高校科协、医疗卫生机构科协、企业科协的业务指导,继续深化“3+1”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网上科协”建设,探索构建组织互联、人员互通、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的科协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把科协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推进所属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督促指导所属事业单位紧紧围绕我省科技、科协事业发展大局,找准定位、搭建平台、健全抓手、激发活力。落实事业单位改革部署,做好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并入省科技馆的人员安排、资产处置、债权债务清算等工作。指导监督科普报刊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在做好思想政治引领和科普工作的基础上,深化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探索发展新媒体,开拓新的经营项目,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高”。
第八,围绕提高履职能力,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科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保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持续营造学的氛围、干的氛围、严的氛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努力把群团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好,把科协干部做好新时代群团工作的能力素质提上去,引领保障全省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科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科协工作,发挥好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科协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把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全省科协系统落地落实。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科协干部队伍思想理论武装,始终把牢政治方向。落实好中央和省委部署,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举办“迎七一·庆百年”书记带头讲党课等活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增强坚守初心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落实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和以案促改,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平安科协创建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法治建设、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驻村帮扶等工作。完成机关党委换届,创新机关党建工作,实施党性教育提升计划,持续开展“逐支部观摩、整单位提升”和党建督查活动,在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支部上聚焦发力,努力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创新发展,持之以恒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在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上有显著提升。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为基层减负增能。加强制度建设和绩效管理。修订完善《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工作规则》《河南省科协财务管理办法》等基础性制度,堵塞制度漏洞,健全制度体系,增强各项制度“刚性约束”,提升省科协工作规范化水平。强化绩效管理,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水平,提高预算执行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科协干部队伍。实施科协干部素质提升行动,举办党员干部忠诚教育暨综合素质提升、全省科协系统对外交流工作能力提升暨“海智计划”工作、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等培训研讨,承办中南六省老科协工作研讨会,引导激励干部队伍担当作为,增强政策把握能力、改革创新意识、依法办事水平,提升科协工作专业化水准。锤炼适应新征程要求的过硬作风,在全省科协系统树立大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坚持实干苦干,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实、把每个项目做实,为科协工作提质增效夯实基础。
各位委员、同志们,建设中西部创新高地的蓝图已经绘就,任务艰巨而繁重,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务实重干,动员组织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在建设中西部创新高地中奋勇争先,为开启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和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供稿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