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基于气候变化影响科学论证的主动选择,它的落实将有序改变能源结构,加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整体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科普助力,“双碳”科普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向公众讲清楚这一选择为什么是科学的,讲清楚气候变没变,气候因何而变,未来气候还会怎么变,人类该怎么办。
目前不少公众对全球变暖的论断存有疑问。例如,在盛夏的高温热浪期,人们很容易接受气候变暖的判断,但一旦遭遇一轮寒潮,很多人会吐槽“气候变化被‘打脸’了”。人们往往感性地混淆天气与气候的差异,忽略经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偏冷也是气候变化的一种呈现方式。
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疑问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气候变化是科学家基于历时性的数据获得的结论,观测时间往往以百年为单位,个人几乎不可察觉;二是在气候变化科普方面,学者往往按照自己的逻辑设置问题,按照自己既定的阐述方式解答疑问,对于公众的共性疑惑和个体疑问关注不够。科普通常是以单向推送的方式而非双向互动的方式进行,通常注重阐释概念而非注重公众关切。
为处理这些困难,在“双碳”科普过程中,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某些思想。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处理天气问题独特的概念与思想体系,是在两千多年的普及与应用过程中的传播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和经验。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实践,是发源于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唯一的“知识和实践类”项目。它的内涵在传承过程中不断丰富。首先,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人们对天文的观察,就是各地与太阳的距离。中国古人以阴阳合历的方式,在寒来暑往和朔望盈亏的节律中界定时间。这是“天上”的语言,二十四节气以天文的方式来刻画,以气候的方式表征,人们努力在差异当中寻找共性,在变率当中提炼规律,以基于天文的刻度界定气候节律。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了对于节气“实况观测”的官方记载制度,从那时候开始,二十四节气从理论层面、体系层面并入了国家立法层面,从“天上的时间”变成了“地上的时间”,节气由天文学范畴进入了气候学范畴。二十四节气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固然是因为实用,但也得益于三次降低门槛的传播。
二十四节气的第一次降低门槛,是用物候学降低认知门槛,实现天文学到物候学的破圈。人们可能不理解精准的天文时段、每个节气所界定的气候态,但人们更容易理解“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物候现象,容易理解什么时候桃花开了、黄鹂“唱歌”了,什么时候燕子来了、青蛙叫了,什么时候桐叶落了、枣子熟了。这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到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第二次降低门槛,是用歌谣谚语降低传播门槛,将复杂的天文知识转化为朗朗上口的民俗表达。什么时候最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什么时候最冷,“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关于霜的三条谚语,体现了古人的气候价值观:霜要按时来,早了也不行,晚了也不好。霜如果早了,“未霜见霜,粜米人像霸王”;霜如果晚了,“冬至无霜,碓杵无糠”;霜如果准时,“霜降见霜,米烂陈仓”。
二十四节气的第三次降低门槛,是由官方文书到行为艺术,将天文学的观察转化为行动的指导。例如立春鞭春,便是极具仪式感的行为艺术。立春时节需要提振、需要提示,因为繁忙的春耕就要开始了。它远远比县衙发个催耕的“红头文件”要更有感染力和鼓动性。在热热闹闹参与的过程中,人们自然有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下意识自觉。
2.1 依托二十四节气延展“双碳”科普的话语表达
在两千多年的传播过程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成为中国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中国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在“双碳”科普中,依托二十四节气来延展话语表达,贴近中国文化、贴近中国平民百姓,将一个相对陌生高深的科学话题变成身边熟悉的事物,以熟带新,提高“双碳”话题的可理解性与可接受性。
随着气候变化,各地传统的节气时段实际已经发生变化,名义上是某个节气,却可能是另一个或几个节气的气候。以北京为例,百年前夏季时长为冬季的47%,而现在是87%;21世纪10年代的热带夜是20世纪60年代的12.7倍;入春时间在20世纪60年代为清明时节,到20世纪90年代时已经移至春分时节,到21世纪10年代更趋向惊蛰时节。向各地公众阐述这种节气的变化以及采取“适应”的行动,无疑会让公众对“双碳”行动感受更深。
2.2 借鉴二十四节气的降维传播思想
二十四节气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之所以能够成为亿万民众笃信并恪守的“共同语言”和时间历法,其平民化传播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气候到物候,由文本定义到歌谣谚语,由官方文书到行为艺术。一系列化的降维表达和破圈传播的理念与智慧,实际是以贴近本国文化的方式,以本国公众熟悉和亲近的内容样态进行传播。这种理念和智慧对现代“双碳”科普,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们可以提出新的物候表达,编写新的歌谣谚语,倡导新的节气行为。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气象局收集、编写了关于气候的600多首山歌,涉及气候变化、气象知识、气象政策等内容。山歌融合气候文化和气候知识,形式新颖,易懂、易唱、易记、易传,在寓教于乐中把气候变化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
作者简介:宋英杰,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供稿人:科学技术普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