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工作动态 学会工作动态

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物流业协同创新论坛在郑州召开

来源: 朱振超 时间: 2022-06-16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精神,6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科协港澳台办公室支持,省科协、省商务厅、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等共同主办,省城市科学研究会、河南物流职业学院、省物流协会等单位承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物流业协同创新论坛”在郑州召开。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主席吕国范主持开幕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继芬出席开幕式并主持综合论坛,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赵俊杰、港澳台地区代表廖振勇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655388338328160.png

  王新会在致辞中指出,我省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综合交通优势、经济支撑和产业优势,以及巨大的市场优势。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省科协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全省大局,作出“5610”总体安排,全面开展“科创中原”等五大行动,着力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工程”“优势产业科技赋能工程”等六大工程,重点做好“推动学会组建科技经济融合新型组织和科技专家服务团”等十项工作。他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在科技创新领域能够与港澳台地区进一步深化合作,探索产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服务聚力,推动建设创新、创业、创造生态,让科技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吕国范在主持时指出,海峡两岸暨港澳物流业协同创新论坛是省科协为促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而创立的重要平台。经多年努力,其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日益彰显,不仅在推动海峡两岸暨港澳科技交流合作、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成为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增进了解、融洽感情、互通有无、共同繁荣的又一重要渠道。他强调,本届论坛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精神,深入探讨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瞄准现代物流业协同创新主攻方向,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和合作。


  赵俊杰在致辞中介绍了我省物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河南与台湾、香港、澳门虽远隔千里,但各具优势,经济互补性强,在互联互通、物流合作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希望各位专家积极建言献策,为河南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创新资源和智力支撑。


  港澳台专家代表廖振勇在大陆生活工作多年,见证祖国的繁荣发展。他在致辞时表示,郑州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区,也是人才荟萃之地,本次论坛必定能激荡出更多的智慧火花,为海峡两岸暨港澳蓬勃发展作出贡献。


  本届论坛以“共享双循环机遇共谋物流业发展”为主题,包括一个综合论坛,以及“智能轨道交通”“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等4个平行分论坛,并在澳门和香港分别设立分会场。

1655388383219298.png

  在综合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陈湘生,香港理工大学物流系原主任、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阎洪教授,台湾冷链物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董志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物流学院院长教授潘勇,澳门惠嘉交通集团朱磊主任分别以《韧性城市(群)建设之地下物流系统探索与思考》《数字化大物流的政府担当与企业责任》《台湾冷链物流产业概要介绍》《跨境电商供应链本地化》《立足大湾区融入新格局—服务河南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


  在平行分论坛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电商物流产业分会副秘书长贾进克,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中物联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物流学会副会长储雪俭,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洛阳市农产品物流研究基地主任许军教授,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冷链与供应链规划研究所所长孙鹏,一拖(洛阳)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晓康,台湾韩升物流公司原营销总监苏翎清,河南物流职业学院副院长白国祥,香港盛锦科技有限公司驻华办事处总经理李宗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报告。台湾中华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陈素惠、台湾冷链协会教育认证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希孟、高雄空中大学副教授严瑞祥、台湾屏东大学营销与流通管理系兼任助理教授周静芝等近20多位港澳台专家与大陆专家进行了线上座谈研讨。

1655388706290795.png

  除学术交流外,论坛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在开幕式上集中发布了河南省2022年物流类招商项目40个,总金额近750亿,并安排相关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会议期间以视频播放、网络专栏、汇编手册等方式集中展示了河南省近年来物流业科技创新成果。6月16日,组织部分与会专家代表赴郑欧班列综合服务中心开展“海智专家中原行活动”,听取郑州国际陆港整体规划、建设运营、班列运行等情况的介绍,详细考察郑欧班列进口商品展示体验中心,并就高质量建设郑州国际陆港提出了意见建议。


  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形式进行,共有近300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参加,数万人次观看网络直播。


供稿人:朱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