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综合信息 要闻聚焦

第五十七期科普中原讲坛:带你了解手性合成的“奥秘”

来源: 孔德杰 时间: 2023-02-27

      你知道手性药物吗?


  据报道,全球正在研发的新药约68%是手性药物,手性药物的年销售额早在2013年就突破了4000亿美元。手性分子也在不断地改变世界,手性分子的精准构筑一直是合成化学研究前沿,也逐渐成为跨越生物、医药、材料、信息等多学科领域的关键物质构筑难题。

微信图片_20230217161902.jpg

  “从2001年到2021年的二十年,先后有三次诺贝尔化学奖分别授予六位手性技术的开拓者,这充分彰显了手性催化技术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也显示了这一技术欣欣向荣和勃勃生机。”2月17日,由省科协、省科技厅、郑州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十七期科普中原讲坛在郑州大学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张生勇教授作了题为《合成手性药物新方法--从三次诺贝尔化学奖谈起》的主旨科普报告。河南省科协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房卫平,郑州大学副校长屈凌波分别致辞。


  手性(chiralit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手”(kheir),最早由开尔文勋爵提出用“手性”描述物质和其镜像体的不可重叠性。手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微观上从小分子,如氨基酸、到大分子,如DNA、蛋白质,宏观上比如蜗牛螺旋结构、人的左右手以及螺旋状植物,处处都存在着手性的身影。


  张生勇是我国手性催化技术的开拓者之一,近四十年来,一直从事新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不对称催化反应和手性药物合成的研究,发表论文22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30件和PCT专利1件。率先在我国将手性催化技术用于工业生产D-和L-苯丙氨酸、紫杉烷类抗癌药多西紫衫醇和卡巴他赛以及手性除草剂金都尔等,为我国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他在报告中指出,手性催化技术是构建手性物质、特别是手性药物最强大的工具,它彻底地改变了手性药物的生产途径,既可以提高药物质量,也能够在手性药物生产过程中大幅降低“三废”污染和碳排放,对环境友好。手性催化技术使药物生产变得更容易,更绿色,更经济。同时,服用手性药物时既可减少药物用量和药物毒副作用,也能够降低环境污染。因此,手性催化技术可以说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房卫平在致辞中指出,河南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新征程中,高度重视做强科学普及之翼、厚植全民科学素质沃土。“科普中原讲坛”是实施“科普中原行动”和“科普筑基惠民工程”的有效抓手,已成功举办五十多期,50多名院士应邀作主题科普报告,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成为“科学家做科普”的品牌载体。张院士在百忙之中专程来豫做科普报告,为郑州大学师生和线上公众提供了近距离聆听“科学大咖”前沿报告的机会。希望通过本期“科普中原讲坛”的举办,进一步普及医药科技前沿知识,让更多公众了解、支持、共享医药技术发展的新业态,进一步促进河南医药产业的发展,积极助力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屈凌波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已是当下科技界的共识。近年来,郑州大学依托科研资源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参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周活动、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科普日活动、各类科技作品竞赛等。相信通过张院士的报告,会为学习了解手性催化技术带来积极帮助,同时更让我们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感受科学家刻苦钻研、求实奉献的精神,青少年学生和青年老师应当主动思考如何接过老一辈科学家的接力棒,凝聚创造创新动力,焕发奋斗热情,成就新作为。


供稿人:孔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