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学习二十大精神,走近最高科技奖”第二期活动——“袁隆平的故事: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科普讲座在河南省科技馆科普报告厅开讲。
本期活动由中国科技馆举办,河南省科技馆作为分会场通过直播连线方式参加活动。讲座邀请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袁隆平院士秘书辛业芸作为主讲嘉宾。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鸿雁小学近400名师生在分会场参加了讲座。中国数字科技馆、科普中国、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光明网等网络平台同步直播。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始终不渝地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活动中,视频播放了袁隆平院士生前写给母亲的信《妈妈,稻子熟了》的散文朗诵,这封书信字里行间深情满怀,感人肺腑,表达了袁隆平对母亲的思念、赞美、敬佩、感激、愧疚之情,让大家一同感受到这位老人为了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所做出的巨大付出,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建设强大祖国的壮志豪情。
作为主讲嘉宾,辛业芸研究员曾长期担任袁隆平院士秘书,并从事水稻杂种优势机制与利用研究,是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团队核心骨干。讲座以“袁隆平的故事”为主要内容,辛业芸研究员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袁隆平院士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以及他献身科学的光辉一生,带领大家重温袁隆平院士指导团队科研攻关的事迹,了解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的突出贡献,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袁隆平爷爷潜心钻研、不畏艰辛的科研精神和躬耕田野、脚踏实地的劳动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一粒梦想、坚守、实践、奉献的“种子”。
在互动提问环节,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鸿雁小学的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提出了“是什么激励着袁隆平爷爷研究杂交水稻?”和“杂交水稻要比普通水稻好在哪里?”的问题。对此,辛业芸研究员做出了耐心、细致、全面的回答。两位提问的同学也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李振声院士手写寄语和图书《袁隆平自传》《科学家手模背后的故事》。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鸿雁小学的师生在认真聆听讲座之余还参观了省科技馆,并在球幕影院观看了科普教育影片。师生们在与展品的互动中感受科技魅力,在展厅与影院打造的沉浸式体验中领悟科学家精神,领略科技之美。
我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参与“学习二十大精神,走进最高科技奖”系列主题活动,是依托馆内资源开展馆校结合的有效之举,能够以“双进”促进“双减”,赋能科普教育。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近距离了解、参与、体验科学,激励他们探索科学、追求真理,增强科技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供稿人:苗宁 程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