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核科技水平,促进核应用发展,河南省核学会将在洛阳市举办第72期科创中原论坛——第十六届中国核学会“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简称“三核”论坛)。
本次论坛特邀院士和专家围绕核农学、核医学、核能动力、核物理、核化学、辐射新材料等重要议题做大会报告、学术研讨等,为广大核科技工作者搭建“产学研用”互动合作的平台。
会议时间:2024年6月4日-7日
会议地点:洛阳市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三楼宴会厅
会议主办单位:中国核学会、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核学会
会议承办单位: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会议协办单位: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各省核学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科高辐射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
会议形式及参会人员:此次会议采用“线下”模式开展,邀请各省核学会、中国核学会各专业分会、各团体会员单位、有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核科技工作者参会。
部分报告题目及专家简介
1、《核技术应用与核安全》
于俊崇: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动力专家。196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一直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及其前身单位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与安全、核动力总体等设计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荣获国防科工一等功2次、国家五一劳动奖章1次;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重大贡献奖及金质奖章1次。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重离子无创治疗肿瘤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夏佳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离子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惠州离子科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广东核学会理事长。曾任国家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及首台国产重离子无创治疗肿瘤医用装置总工程师。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关于“三核”的思考》
邓建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强流脉冲加速器专家。主持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兆赫兹多脉冲高功率加速器,国内首台10MA超高功率脉冲装置等大型科学装置,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的医用回旋加速器并实现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1996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于敏数理科学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科技奖”、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肿瘤中子精准治疗与麒麟刀研发创新实践》
吴宜灿:中子物理学家,核科学技术及其交叉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核能院院士、国际小型铅基反应堆联盟主席、国际能源署聚变核技术执委会主席、凤麟核创始人。历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子科学国际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核科学技术及交叉领域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以及美国核学会杰出成就奖、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等重要科技奖励10余项。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5、《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揭示恒星元素合成奥秘》
柳卫平:原子能院研究员/南方科大讲席教授,中核科技委常委,原子能院科技委副主任,在我国开创并发展了核天体物理实验研究领域,建成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JUNA等国际先进的核天体物理研究平台。发展极低本底核天体反应测量方法,攻克近伽莫夫能量极低截面核天体反应直接测量的重大难题。创建核反应间接测量技术路线,解决重要核天体反应精确测量难题。成果在Nature发表,入选两院院士大会成果和中核科技特等奖。
6、《我国核技术农业应用基本成就与展望》
刘录祥:二级研究员,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长,201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21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授予植物诱变育种卓越成就奖,2022年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授予亚太核科技计划特别贡献奖和农业项目奖。
7、《核医学助力精准医疗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韩星敏:二级教授,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河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核医学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核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常务编委。
8、《核能系统燃料研发进展及展望》
焦拥军: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燃料元件领域首席专家,项目总设计师,博士生导师,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从事核反应堆堆芯和核燃料有关的设计研究工作,具有近30年的工作经验,目前主要负责中核集团公司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燃料组件的设计与研发工作;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
9、《堆产医用同位素研究现状及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张劲松: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核集团反应堆生产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科技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核技术应用等科研和管理工作。现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一所副所长,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第七届理事会高级顾问,四川省核学会同位素分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核技术应用协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同位素》杂志编委。
10、《新型MeV伽马装置-上海激光电子伽马源(SLEGS)》
范功涛: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随后在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博士后出站留所工作,2015年日本Spring-8访问学者,2018年随上海光源团队一起划转至上海高等研究院。主要从事激光康普顿装置研制和光核物理研究。负责建成上海光源二期SLEGS线站光源系统,装置能量扫描精度、流强密度、流强稳定性等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系统级)、基金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金委面上/青年项目等,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11、《聚合物材料的辐照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唐忠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目前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担任技术部副主任、部门书记。主要从事聚合物材料的辐照改性及功能化研究、能源化学与材料等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5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48件,授权发明专利18件,以第一申请人申请行业标准2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课题、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合作基金,省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12项,申请横向项目10多项。积极参加学会工作,目前担任中国核学会辐射研究与应用分会秘书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专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专业会员等。
供稿人:河南省核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