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和省科创委印发的《河南省支持加强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科普十条”),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品牌特色科普活动,打造精品科普研学课程服务“双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已成为中小学生及鹤壁市民喜爱的科普研学教育、休闲旅游胜地。
2月2日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举办2024年“世界湿地日”湿地保护主题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珍爱湿地的良好氛围。
活动上,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的工作人员首先向参观的中小学生介绍“世界湿地日”的来源,设立目的以及今年基地“世界湿地日”活动安排等,并带领大家参观科普馆。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湿地类型、湿地功能、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动植物种类等相关知识,宣传科普湿地的重要生态功能和保护修复湿地的重要意义,提升公众对守护湿地的意识。
4月10日,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了以“完善保护体系 护佑候鸟迁飞”为主题的爱鸟周科普活动。
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标语、张贴海报、发放资料等形式,介绍了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普及爱鸟护鸟知识,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呼吁广大公民要增强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以实际行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爱鸟周”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爱鸟护鸟的意识,促使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鸟类保护当中,成为生态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力量。
7月10日,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了举办了“亲近自然—生命的守护”保护生态环境亲子科普活动。本次活动坚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要从小抓起”的理念,旨在从小培养青少年爱护自然的生态环境意识。参加活动的亲子家庭游览园区参观了科普馆植物标本展示厅。
5月10日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了以“素质拓展—水上造桥”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争做科技创新“工程师”。
活动伊始,两位志愿者为到场的学生从桥的历史、桥的种类、桥的承重原理到受力分析全方位讲解桥梁建造的基本原理。此次活动,青少年走出了课堂,增长了见识,感受了桥梁的魅力。
2024年,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共开展品牌特色科普活动6次,每次参加活动人数均超过500人,科普实践教育活动受益人数超过2500人。
科普教育基地服务“双减”阵地建设成效显著
在市科协、淇滨区科协的指导下,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2020年被河南省科协、河南省文明办评为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4月,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被河南省科协、河南省文明办评审为河南省2022年度优秀科普教育基地。
1、科普资源开发工作步稳蹄疾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总面积332.5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70.76公顷,湿地率达81.43%。这里生长着维管束植物90科506种,脊椎动物87科351种,包括225种鸟类,其中丹顶鹤、灰鹤、苍鹭等为国家级保护动物。
目前,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已完成投资1.5亿元,根据《河南鹤壁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要求:该公园主要包括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和管理服务区。该公园已造林1300亩,完成管理服务区道路、停车场、观景平台、下山台阶等基础设施和科普宣教区等工程,其他工程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公园按照自然、人文单元完整性的原则,共分为生态保育区、科普研学宣教与生态休闲区、管理服务区三个功能区,已经成为集湿地生态系统完整、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科普实践教育设施完善、文化底蕴深厚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2、服务“双减”科普阵地建设初具规模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馆建筑面积6280㎡,总投资3000万元,分上下两层。科普馆由“初识淇河”、“生命之源,地球之肾”、“太极之源,生态淇河”、“诗经之源, 人文淇河”“人地和谐,君子之道”五大展厅组成,是以生态展示、科普教育、生态示范功能为主,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现代化技术,展示湿地魅力与人文生态环境和谐为主题的大型展览馆。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现有室内科普活动场所面积6280㎡,展品432件;室外科普活动场所面积510000㎡,科普宣传栏60延米。
淇河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把科普教育研学旅行做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先后投资150余万元新建大型室内蹦床公园一座,占地1000㎡,分蹦床区、飞人滑索、花式灌篮、趣味攀岩、海绵池等项目。新购观光小火车一辆,增设100张实木上下铺,新建标准化厨房和餐厅,准备引进丛林穿梭、射箭、骑马场、萌宠乐园等群众喜欢的娱乐项目,弥补学生科普教育实践活动中对运动、健身、娱乐的基本需求。截至2024年12月份,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共接待省内外研学旅行及参观团队57个,2万余人次。
科普教育基地服务“双减”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实践教育板块有研学项目7个,其中特色课程4个,可同时接待200人就餐、住宿、露营,为附近村民创造就业岗位20余个,人均月薪3000元以上。基地现有指导专家2人,活动辅导老师3 名,讲解员5名,接待及后勤保障人员10名,特约教官老师10名,科普人员4人,科技志愿者33人。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基地自然生态资源优越,可有效补充中小学办学条件和实践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局限性,以促进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根本宗旨,整合资源区域优势,建立资源共享、建立“基地+学校”互动的教育模式,开展综合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结合自身特点,开发了不同学段、与学校教育内容衔接的综合科普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将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让教育“回归自然”,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
供稿人:鹤壁市科协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