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专题 科普流量明星

科普·流量明星||以为是糖,结果放嘴里炸了!这种“误导性”包装,连AI都认错了

来源: 科普中国 时间: 2025-02-12

定.png

  不少朋友都发现,现在过年期间,烟花爆竹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了,让人目不暇接。但也要注意了,有部分商品的包装因为“太具创新”,可能会导致误伤。

  近日,四川成都,一女子吐槽摔炮包装如奶糖,想吃却不慎被炸伤口腔。当事人巫女士表示,“当时我在家里看电视,客厅没有开灯,我弟弟就提了一口袋零食回来,感觉和小时候吃的香芋奶糖很像”。

图片

  外观上看,香芋奶糖和摔炮确实存在包装相似,有网友表示颜色更像山楂糖

  “我就开了一个放在嘴巴里,然后咬了一下,直接就爆了,当时我都懵了。说实话当时没有感觉到痛,只感觉到嘴巴里都是火药味”。

图片

  不仅如此,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也表示,这种摔炮的包装具有一定迷惑性,“智能标题识别出来是糖,但其实是摔炮”。

图片

  “骗朋友是糖,还真信了”。

图片

  “很像小时候吃的糖”。

图片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这类摔炮的包装是为了防潮。

  “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被压爆炸,整成像胶囊一样的包装,没想到真有人中招”“这样防潮会更好,而且不容易中途爆炸”。

  在短视频平台,也有不少将此类摔炮,伪装成糖果的搞笑段子,最高点赞量超500万。

图片

  提醒大家,在购买这类摔炮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家人,告知安全风险,在有销售许可证的正规场所购买。不要到无证摊点、骑车兜售的不法商贩处购买。

  在燃放烟花爆竹时,注意观察周边环境,在允许的指定地点燃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特别是小朋友,要在家长的看护下,观看或燃放烟花爆竹,以防发生意外。

  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指定区域内,大家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切勿进行烟花爆竹的燃放活动。

  策划制作

  来源丨科普中国,转自新闻晨报综合大象新闻、网友评论等

微信图片_20240806150932.png

供稿人:科普部

审核人:科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