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科普基础建设 工作动态

2025年度科普事业发展论文征集公告

来源: 省科技馆 时间: 2025-03-06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法规文件精神,进一步聚焦科普场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普理论及实践创新,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与科普事业发展相关的研究论文。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文对象

  科普场馆从业人员、高校师生、科研机构及热心科普事业的社会科普工作者等。

  二、征文主题

  1.创新引领:推进省域现代化科技馆体系建设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要“充分发挥现代科技馆体系服务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作用,打造支撑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的核心阵地”;省科协十大将“聚力打造科普核心阵地,深入实施现代科技馆体系推进工程”作为重点工作任务。本主题围绕凝聚全省“五位一体”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合力,深入研究省级科技馆发挥全省科技馆体系龙头作用的实施路径;思考市、县及中小科技馆发展实践与策略;探索“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数字科技馆”及其他公共科普服务设施的创新发展模式等,为新时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在推动全省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依据建议。

  2.凸显成效:开展科普场馆效益评估研究

  《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要制定以科普展教效果为核心的科技馆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并逐步建立科技馆定期评估制度;《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要“实施卓越科技馆培育计划”。本主题以《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等为遵循,侧重于挖掘国内外科普场馆关于效益评价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以展教效益评估为切入点,延展至公众服务质量评价、展品研发及成果转化评价、运行效果评估、资金使用评估、科学教育能力评估等,探索搭建科技馆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模型,更好地实现科普场馆展教服务功能的跨越提升。

  3.区域协同:探索纵横多维度联动发展模式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本主题旨在通过横向跨越及纵向联动,以汇聚社会力量、跨区域联盟及全省性学会平台搭建等为着力点(如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中部地区科普场馆联盟等平台搭建及发展等),深入分析科普场馆在联动各方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助力推动“资源共享、项目共研、教育共推、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等方面的重要探索和实践,思考如何形成全域科普纵深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科普场馆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4.跨界合作:实现科学教育功能的创新赋能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动员相关单位,服务科学实践教育”,科普场所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和展现自然科学文化成果的重要平台,是实现科教衔接,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本主题聚焦“跨界合作”实践,分析挖掘科研院所、科普基地、科普场馆等跨界合作典型优秀案例,围绕科普资源挖掘、展品展项研发、教育活动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等内容,探索建立“跨界合作”长效机制,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科普教育资源、实现科学教育落地生花提供实施路径和建议,推动构建科普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创新体系。

  5.拓展提升:“智慧化科普场馆+文旅”建设及运营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科普场馆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一部分,是文旅背景下新技术应用和赋能的重要科普阵地。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进步和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进一步探索信息化手段对“智慧化科普场馆+文旅”建设及运营的赋能作用。通过挖掘国内科普场馆在智慧服务、科普传播等方面的实践与运用案例,以数字化手段为切入点,尝试搭建科普场馆文旅功能与科学文化传播属性相融合的创新发展渠道,通过数智赋能,构建数字文旅创新体系。

  6.科普启智:高质量科普赋能助力公众美好生活

  1月14日,中国科技馆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31个省(区、市)数百家科技馆接待观众首次突破1亿人次,同比增长16.3%。这些硬核数据,反映出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和热切向往,是我国全民科普能力建设的生动注脚。科技馆作为主要科普基础设施,承担着提升区域公众科学素质重要功能的同时,也以科技文明成就展览成为了所在区域的文化地标和热门旅游目的地。本课题聚焦高质量科普与公众美好生活的关联和契合点,以满足不同受众多元领域科普需求为导向,从内容创新、传播优化、效果评估等方面切入,探索研究高质量科普赋能公众美好生活的渠道路径和实施策略,助力公众科学决策,实现生活品质的全方位提升。

  三、征文要求

  (一)内容规范。围绕征文主题自拟题目撰写,投稿论文需符合政策规范要求,为原创成果,勿一稿多投,观点明确、数据详实。投稿全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投稿格式要求详见附件1)。

  (二)提交方式。请于6月30日(以邮件发送时间为准)前将论文WORD文档+PDF版本及作者信息表(附件2)发送至邮箱:kjgkyb@163.com,邮件标题注明“征文投稿+作者姓名+论文题目”。

  四、评议与奖励

  1.省科技馆特邀专家对投稿论文进行匿名评议,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2.优秀论文将收录至《河南省科学技术馆2025年度事业发展成果汇编》(暂定名)中,正式出版。

  3.河南省科学技术馆拟于2025年下半年面向行业领域开展学术对话,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将受邀在学术交流对话中作专题报告。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褚老师

  联系电话:65700109/18837138225



  附件:1.投稿格式要求.docx 

                 2.作者信息表.docx



  河南省科学技术馆

  中部地区科普场馆联盟

  黄河流域科技馆联盟

  2025年3月6日



供稿人:科普研究部

审核人:省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