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省农科院开展“2025年度全省农科系统春管科技服务行动”的倡议,近日,三门峡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河南优特产业”项目组的专家成员,先后到陕州区、卢氏县开展科技服务。
在陕州区富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针对制袋接种、香菇养菌初期管理的关键要点,专家通过实地观察,判断分析当前香菇生产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一是接种场地及其周边环境要保持高度清洁,确保附近无杂菌污染源,为香菇的接种提供纯净的“无菌”环境;二是经过灭菌处理后的菌棒,在转至接种场地过程中,要及时盖上薄膜,防止灰尘及杂菌孢子引起污染;三是菌种和接种工具要严格消毒,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必须再次进行消毒,才能继续投入使用;四是接种人员要严格遵守消毒制度,规范佩戴手套和口罩,杜绝杂菌传播;五是养菌棚要保持暗光,环境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杀。养菌初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并尽量保持温度恒定,空气相对湿度60~70%之间,中午气温较高时可短时通风增氧。
在卢氏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横涧出菇基地,针对初春气温波动大,菌棒冬季出菇后菌丝抗性减弱,易受病虫杂菌侵袭等问题,团队专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做好温湿度调控工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与现代化的温控设备,为香菇营造一个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二是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秉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理念,采用绿色环保防治措施,确保香菇的品质安全;三是保持菌棚清洁卫生,及时清理棚内杂物、废料,为香菇创造一个干净、通风良好的“家园”,实现香菇产量和质量的最大化。
此次科技服务聚焦企业技术需求,针对香菇制袋接种、养菌初期管理与香菇春季出菇管理三大关键技术环节,开展精准技术指导,助力香菇生产稳产增效。下一步,三门峡市农科院食用菌专家团队将继续秉持科技兴农理念,以促进农业产业“三物融合”发展为目标,围绕食用菌新品种引进培育、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等核心工作,持续为当地食用菌产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服务,携手共进,共同推动食用菌产业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迈进,让这一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供稿人:办公室
审核人:省科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