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以“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为主题的“3·23”世界气象日河南主场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在商丘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科协联合主办,河南省气象学会、商丘市气象局、商丘市科协等单位承办,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志愿服务,让气象科学知识深入基层,让气象科技真正惠及千家万户,提升公众对气象灾害预警的认知与应用能力。省科协二级巡视员冯爱萍,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伟宗,商丘市副市长高大立出席活动并讲话。
冯爱萍指出,科学、准确、及时的气象科普,是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救灾素养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动实践。希望以本次“携手缩小预警差距,共创气象科普未来”——2025年气象日气象科普活动为引领,动员全省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到“科普中原行动”和“科普筑基惠民工程”中来,聚焦“四高四争先”,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赋能产业发展、助力“双减”等科普工作,以科技为民、科普惠民的实际行动,让科技文明成果更好地惠及亿万中原人民,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做出应有贡献。
在活动现场,展示了移动气象应急保障设备、土壤水分自动观测设备、智能雷电卫士等先进气象设备,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二十四节气与农具、商丘灾害事件等主题展板,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市民们通过近距离接触,深入了解了气象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省、市科技志愿服务者还向群众发放了科普知识宣传册,并耐心讲解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和防灾减灾意识。活动还组织气象科普专家走进商丘培文小学,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气象探秘之旅”。通过生动的科普讲座和趣味互动,增强了学生们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供稿人:高汶静
审核人:王红松